“寧晨,你真是太厲害了,你要是不說這些的話,我再回去研究一個月,也未必能夠分析出這些東西。”
更讓原帥驚嘆的是,寧晨似乎只是隨便的掃了幾眼圖像和數據,就分析出了這么多的結果,并不需要像自己那樣瞪大雙眼反復的看,也才看出了幾個問題而已。
“這其實也沒什么好驚訝的,很多都是經驗的積累。就像賣油翁能夠準確的把油通過銅錢的孔洞倒進去一樣,無他,唯手熟爾。”
對于這一點,寧晨還是可以無愧于心的說出來的,因為寧晨確實是依靠大量的練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的,系統雖然可以加快寧晨的學習速度,但學科經驗的積累主要還是依靠寧晨自己。
作為寧晨的室友,原帥對于寧晨的努力也是知曉的,能在大一的時候就天天泡圖書館,這的確是普通人很難做到的事情。
接下來的日子里,寧晨和原帥繼續進行著更為細致的數據分析工作。
由于這些經過飛秒激光處理過的晶體硅,具有表面是黑色的典型特征,寧晨便把這種材料稱作“黑硅”。
寧晨和原帥對這種黑硅材料的形成機理進行著仔細的分析,并從光電性質的角度,重點描述著這種黑硅材料的光電特性。
在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寧晨也讓原帥參與進來了一部分。
雖然這并不是原帥第一次寫論文了,但之前原帥寫的論文,都是只是本科生級別的論文,與寧晨要求的標準有著非常巨大的差距。
原帥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寫的那些論文都是如此的簡單,并盡力按照寧晨制定的標準去完成任務。
而在論文的翻譯上面,原帥也面臨了不小的挑戰,因為原帥之前并沒有寫過這種全英文的論文,最多也只是將論文的引言部分翻譯成英文而已。
英語六級的水平,并不足以幫助原帥完成翻譯的工作,原帥必須為此學習很多專業性的詞匯才行。
但原帥并沒有因此而感到退縮,反倒是繼續迎難而上,抽出時間快速的提升著自己的英文水平。
終于,在寧晨和原帥共同的努力之下,兩人完成了這篇有關新型硅材料的論文撰寫工作。
因為寧晨將作為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所以論文投遞的事情,也將由寧晨全權決定。
其實在論文撰寫之前,寧晨就已經決定,這篇論文將要投遞向nature主刊了。
雖然寧晨已經在nature主刊上發表了多篇論文,再投的話,難免會有些審美疲勞。
不過畢竟nature在學術期刊界的影響力是最高的,就像沒必要因為總考第一感到單調,而刻意去考一次第二一樣。
因此,在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寧晨也是直接按照nature的格式來進行要求的,只是原帥對此并不知曉罷了。
直到寧晨跟原帥說這些的時候,原帥才詫異得有些不敢相信。
“寧晨,你是說這篇論文,我們要投遞往nature主刊嗎”
原帥一直覺得論文發nature是一件非常遙不可及的事情,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就能接觸到這樣級別的課題項目。
“是的,雖然不知道是否能夠被期刊接收,但先投nature試一試總是好的。還有,這篇論文原帥你就作為第二作者好了,你在課題研究和論文撰寫中所做的工作,還是非常適合二作的身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