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了寧晨的想法,徐洲也是有些意外,因為根據目前寧晨的經濟情況,應該是不會缺錢的。
“嗯,因為我想進行一些系統和軟件方面的研究,這些問題在實驗室中很難解決,還是通過公司的渠道更合適一些。徐老師,在公司注冊上面,你認識信得過的代理人嗎”
寧晨上一世并沒有進行過公司的注冊,對于相關的手續并不算特別熟悉。
而且要是讓寧晨自己跑這些手續的話,會花費很多的時間,寧晨覺得還是直接花錢找人幫自己代理這些事情更方便一些。
“這個沒問題,我一會兒幫你問一下,單純的注冊一個公司還是沒有想象中那么麻煩的。”
徐洲在這方面還是認識很多朋友的,寧晨便放心的把這件事情交給徐洲去處理了。
正在寧晨和徐洲聊著這件事情的時候,只聽實驗室的門被敲響了。
實驗室的門并沒有鎖,寧晨和徐洲順著聲音的方向看去,發現是劉旭過來了。
“劉院長。”寧晨和徐洲齊聲說道。
“徐老師,寧老師,你們都在呢啊。”
劉旭與徐洲和寧晨隨便聊了幾句后,開始說明自己今天過來的主要目的。
“寧老師,恭喜你,你之前申請的杰青科學基金,已經正式審批下來了。你是杰青科學基金成立以來,最年輕的一位基金獲得者了。”
聽到劉旭的話,徐洲甚至比寧晨還要更加的激動。
以外獲得這項科學基金的學者,大多年齡在35歲到40歲之間,也有一些年齡超過40歲的獲得者。
而寧晨現在也才不到23歲,能夠以這樣的年齡就獲得杰青科學基金,確實是一件非常令人不可思議的事情。
當然,以寧晨現在取得的種種成果來說,杰青科學基金的申請,其實也是一件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而且這其中還不包括寧晨參加的幾個絕密的科研項目,否則的話,寧晨說不定可以直接申請更高級別的科學基金了。
“寧老師,接下來你就可以使用這些科學基金,去進行對應課題的研究工作了。如果再有什么事情的話,也都可以隨時跟我聯系。”
“好的,謝謝劉院長。”
送走了劉旭之后,徐洲不禁激動的說道
“杰青,這可是杰青啊在22歲就拿到杰青,你到底是一個什么怪物啊”
徐洲比寧晨大了將近十歲,可現在徐洲連一個青千還沒有拿到呢。
當然,以徐洲現在所取得的成果,成功申請青千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而且后續也有機會繼續申請杰青等其他科學基金。
可是等到徐洲達到這些成就的時候,寧晨說不定都快被評選成院士了。
“算了算了,不能把自己跟寧晨比較。”徐洲心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