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實驗,包括寧晨、徐洲、隋楓、原帥等人都加入了進來。
不過雖然只是復現實驗,但這項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進行的。
之前寧晨就進行過很多次實驗復現的工作,每一次的復現其實都并沒有那么的順利。
將大家召集到一起后,寧晨講解起了這個實驗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這一次的實驗,我們的核心步驟,就是按照南高麗團隊論文中的內容進行實驗。不過因為有很多東西在論文中并沒有體現出來,所以我們還需要完善很多實驗的細節,以便能夠準確的復現出這些實驗現象。”
甚至在論文中的某些位置,都不排除有些數據經過了調整的可能性,所以寧晨還是需要非常謹慎的對待這些實驗的細節的。
這個實驗所合成的疑似超導的材料,是一種鉛磷灰石晶體結構。
只是這種鉛磷灰石晶體結構比較特殊,是經過改性的,并在其中加入了部分的銅雜質。
而在測量超導特性的時候,南高麗的科研團隊也并沒有制造高壓的環境,而是在常壓狀態下進行的測量。
在布置好實驗的計劃后,寧晨等人開始了實驗的復現工作。
整個實驗的核心思路并不復雜,只需要將幾種含有鉛、氧、硫、磷的粉末狀化合物混合在一起,然后將它們在高溫下加熱幾個小時就可以了。
這些粉末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而最后得到的產物,就是這種摻雜銅的鉛磷灰石晶體了。
只不過,因為南高麗的科研團隊,并沒有在論文中標注實驗的具體條件,只是用一些比較模棱兩可的語言進行描述,一開始的復現實驗并不算成功。
徐洲甚至有些懷疑,這種產物是不是根本無法被合成出來,不過寧晨依然覺得,在物質的合成上面,還是不存在問題的。
經過數十次的實驗,寧晨等人總算漸漸摸索出了準確的實驗條件。
最終,實驗組總算成功制備出了,和這篇論文中完全一樣的鉛磷灰石晶體結構材料。
“通過掃描電鏡等儀器的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確定這兩種物質是完全相同的。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準備去驗證,這篇論文中成果到底真實與否了。”
因為這個樣本的體積很小,測試起來并不容易,也很有可能會破壞物質的結構,因此后續的測量實驗也并不是那么的容易。
寧晨特意要求大家制備出足夠的實驗樣本之后,再去進行后續有關超導的測量工作。
第一個進行的測量實驗,便是有關邁斯納效應的測量實驗。
所謂的邁斯納效應,也就是指當磁場強度減弱時,磁化強度完全抵消磁場強度,使得磁通密度為零的一種磁性質。
這是一種超導體所具有的性質,因此進行這項實驗還是非常的必要的。
進行好實驗的準備后,寧晨組織大家開始了這項實驗。
驗證材料是否具有邁斯納效應,有幾種方法,寧晨選擇了其中的磁懸浮法。
這個方法相對比較直觀,操作也不算復雜,并且具有較高的實驗穩定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