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12月15日。
的里雅斯特,奧地利帝國最重要的港口。
自從普奧戰爭結束之后,奧地利將威尼斯通過法國交給了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就自動成為即將誕生的奧匈帝國1867年2月唯一最重要的港口。
目前奧地利政府正在和匈牙利的馬扎爾貴族談判,雙方就權利和義務進行激烈爭辯。
次年二月,雙方達成妥協,匈牙利的馬扎爾貴族獲得同奧地利同等權利,但馬扎爾人必須保證匈牙利留在帝國內,這就是二元制帝國。
的里雅斯特是奧匈帝國的造船中心和商貿海運中心。
曾經和威尼斯進行過長達兩個世紀的戰爭,本地人后來主動向哈布斯堡尋求庇護,被納入奧地利帝國,此后一直是奧地利的核心領土。
的里雅斯特其實有自己的方言,但是因為意大利人的增加,加上威尼斯共和國一時的強盛,意大利文化在歐洲的影響力等多重因素,導致說意大利語成為主流。
一戰后,意大利以的里雅斯特說意大利語為由吞并的里雅斯特,就這樣奧地利失去了統治五百年的的里雅斯特,這可真是自古以來的土地,由此可見奧匈帝國整體效率的低下和無能。
如今這座城市,還保留著濃厚的維也納風格,說德語的民眾也不少,只要奧地利政府在此地開始推行德語教育,怎么也不至于一戰后奧地利變成內陸國。
而的后來的的里雅斯特也從奧匈帝國的明珠變成意大利一個平平無奇的城市。
由此可見文化影響力的威力,本來的里雅斯特是說本地方言的,但在長期和意大利諸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尤其是威尼斯反而說起了意大利語,最后被意大利吞并。
這也是恩斯特要改造東非殖民地移民教育的原因,只要你成功塑造了移民的身份認同,以后東非殖民地就只有地地道道的“德意志人”。
現在的的里雅斯特直連奧地利首都維也納,1857年就建成了直達維也納的鐵路。
背靠整個奧匈帝國為經濟腹地,的里雅斯特成為奧匈帝國境內僅次于維也納和布拉格的第三大城市
作為奧匈帝國第一大海港城市,負責帝國的煤炭供應和對外貨物運輸,同時是奧匈帝國海軍的總部所在。
被稱為“奧匈帝國的蔚藍海岸”。彼時的的里雅斯特絕對是歐洲和世界上有數的大城市。
而到了意大利手中的的里雅斯特就變成了國境前沿,失去了經濟腹地的的里雅斯特在后世意大利一眾港口里毫無存在感。
甚至許多意大利人不知道的里雅斯特這個城市。
未來世界的人們只能從丘吉爾的鐵幕演說里知道,“原來歐洲還有過這么一個地方”。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的鐵幕已經拉下。”丘吉爾
恩斯特走在的里雅斯特的街頭,現在恩斯特也算哈布斯堡半個女婿,正好可以拉虎皮在奧匈帝國境內搞些投資。
的里雅斯特就是恩斯特的目標之一,恩斯特打算在這里建設一個東非遠洋貿易船隊的中心。
雖然威尼斯和這里有功能上的重疊,但是恩斯特還是想把雞蛋分開放在兩個籃子里。
畢竟威尼斯和奧匈帝國現在算是兩個不同國家了,如果商品從奧地利轉威尼斯,會被意大利政府多收一次稅。
所以造船廠依舊留在威尼斯,而船隊直接換地圖到的里雅斯特發展。
選擇的里雅斯特除了經濟上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為了向東非殖民地輸入人口。
白人移民問題一直困擾著恩斯特,普魯士境內的德意志人很難被忽悠到東非去,學歷高相較歐洲其他地區而言是其次,現在普魯士蒸蒸日上,機會多,選擇去海外發展都的都少。
那些前往美洲搏一搏的德意志人,一個是美洲開發早,環境好。另一個原因是在普魯士混不下去了,這里面很多人都是罪犯,流氓,被普魯士政府記錄在案,當然不排除一些想發財野心勃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