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將許多優秀的文化內容補充到“德意志文化”中,其實就是那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時剔除了許多德意志傳統文化里的糟粕。
所以,東非殖民地的德意志文化,是改良后的德意志文化,和歐洲有許多不同。
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文化內容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高級一些的比如德意志地區的詩歌,書籍,音樂
根本不是東非殖民地一大堆文盲百姓所能接觸的,未來東非發展起來了,受教育人數多一些,倒是可以整一些。
說的再多,也抵不上物質上的享受實在,為了慶祝節日,東非殖民地政府下發了許多平時難得一見的物資。
除了各種肉類,和雙倍的面粉和大米,還有許多白糖,水果,每家每戶都能分上一些。
至于吃食堂的單身漢們,食堂也準備了相應的食物。
總之所有人都有份,對于這些移民來說,吃的好和飽,可比那些活動來的實在,且讓人開心。
夜晚,吃過晚飯,天已經黑了下來,東非的圣誕節算是結束了。
沒有想象中圣誕夜那樣,什么圣誕樹,燭光,禮物這些圣誕節的元素。
這是就是東非的圣誕節,物質匱乏,設施簡陋,就連蠟燭也只有政府機關才有。
黑燈瞎火的,過什么圣誕夜,還是趁早睡覺的好,而且東非距離歐洲那么遠,歐洲移民心里也就少了些負擔。
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在陌生的環境,人總是會受到環境的感染。
就比如歐洲移民,在來東非前,其還受著傳統的影響,宗教也深入生活眾所周知歐洲的教會是基層組織,結果到了東非。
這些人看見了形形色色的人,各種膚色,各種不同的信仰,甚至沒有信仰,結果一對比,不還是過的一樣,大家都是地里扒食過日子。
這樣,在不經意間,所有人對自己所接受的傳統文化的敬意就減弱了,這就是見識過世面后的不同。
也不用擔心這種影響的好壞,反正是雙向的,歐洲移民接觸華人后,宗教信仰會減弱,華人移民接觸歐洲移民后也會被不同精神面貌的歐洲人感染。
所以說,民族融合無時無刻不再進行當中,只不過民族融合的前提是有一個主次問題,且能被雙方承認。
而在東非文化上的主次十分清晰,而且德意志人理所當然的認為德意志文化是最優秀的,而其他移民在心里就矮一頭。
尤其是塞爾維亞人這種,目前連祖國都沒有,一直生活在德意志貴族之下的民族。
現在東非殖民地政府給了大家機會,都可以成為德意志人,自然要好好抓住。黑人
畢竟慕強是人類的本質,而德意志移民有奧匈帝國這種頂級強國撐腰,還有普魯士這種軍事強國充當門面,哪怕東非殖民地也是德意志人恩斯特的領地,實力如此,其他移民自然在心里拜服。
可要是因此就將德意志移民的地位放在第一,估計其他人心里也不同意,那干脆大家都加入德意志,都是德意志人,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說,東非殖民地的同化手段就是陽謀,讓所有人心甘情愿被同化。
黑人皿,你倒是給我機會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