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船廠早日投產,羅布李決定陸地和水里同時開工,一邊搭建船廠的陸上廠房和道路,一邊依托水體,修筑船塢。
大湖流域,降水充沛,森林比較密集,有取之不盡的木材。
姆萬扎政府組織民眾伐木,為船廠建設工作原材料支持。
這些樹木,都是生長多年的優質材料,而土著生產力落后,對這些樹木沒有能力大規模開發,這就便宜了東非殖民地。
船廠的設計規模不算很大,而且技術要求也不是太高,取材大多還是本地的木材來做船體。
雖然是非洲地區的船廠,可生產設備還是要從歐洲進口,雖然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從歐洲進口的生產設備不太好運輸,但影響不大。
除了生產設備,還有部分零部件,包括船釘,船漆都需要進口。
雖然姆萬扎船廠規模不大,放在歐洲根本不夠看,但姆萬扎船廠未來也將被歷史記上一筆,那就是會率先用上柏林能源動力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和特制的螺旋槳。
目前柏林能源動力公司許多科技都被儲存下來,沒有在歐洲應用,而東非就完全不用擔心了,這里是恩斯特的地盤,也不怕泄密。
這種船艇專用引擎在這里試驗,測量其數據和性能也很不錯,算是給未來柏林能源動力公司產品提前多開辟了條水上賽道。
目前,這些重要零部件,都是在柏林能源動力公司下屬的封閉工廠里制作好,再通過海洋運輸到東非來。
東非的造船工人只要按照設計圖完成組裝即可。
這種裝備發動機的船只,其實就是小型快艇,船身由木頭打造,船體呈柳葉狀,在發動機啟動后,跑的賊快。
放在前世,這種極其簡陋,普通人集齊材料都可以復制的小船,絕對算不了什么。
可這個時代,這種應用了石油發動機的船只,就是同體積最先進的船只。
這些快艇,所需要的動力,由石油產生,這個需要進口,但是如果不著急的話也可以使用船槳慢慢滑動。
除了這種帶引擎的船只,姆萬扎船廠主要生產的還是無引擎的小漁船。
帶發動機的快艇會優先用來組建湖泊部隊水軍,而傳統動力的小船,則給姆萬扎和基蘇木的漁民。
基蘇木雖然距離姆萬扎不算近,但是等船造出來后,開著快艇,用繩索就能拉一大批普通小漁船到基蘇木去。
所以姆萬扎船廠,建成后,足以供應姆萬扎和基蘇木對船只的需求畢竟兩個城市人口不多,目前加起來兩萬六千多人。
未來姆萬扎和基蘇木的定位都是東非的重要城市,當地的環境承載力大,水源充足,物產豐富,非洲適合人口聚集,而漁業資源開發,就是其發展的重要一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