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8月19日。
在柏林,黑興根財團與多家德意志研究或者學術性機構達成協議,
由黑興根財團資金和實驗土地,在東非建設一個專門用來研究東非當地農業作物和熱帶地區植物的研究機構東非農業研究所。
“安東佩魯茲教授合作愉快”恩斯特舉起酒杯向安東佩魯茲說道。
安東佩魯茲將手中的一飲而盡道“都是為了德意志”
作為德意志地區的熱帶農業專家,安東佩魯茲在接受黑興根財團邀請之前,過的可以說極不如意。
當別國的同僚在世界各地奔波,擁有自己的實驗場和充足資金的時候,安東佩魯茲卻只能在德意志本土的一所小實驗室里搞自己的科學研究。
而德意志對熱帶農作物全部依賴進口,本土的貴族們只對提高自己田地里的糧食產能感興趣。
德意志本來就是溫帶氣候,自然所有研究資金和人才就向著研究本土適宜生長的作物傾斜。
沒有德意志貴族對什么熱帶農作物研究感興趣,更不會去投資一個注定不會盈利的項目。
德意志對熱帶農作物研究和本土其他學科相比基本上等于零,這對于安東佩魯茲來說就是最糟糕的。
而東非殖民地的出現,改變了這種情況,現在德意志人在熱帶也有了一塊面積龐大的殖民地。
而且這塊殖民地的農業條件相當好,為了不浪費這塊土地的天賦,就要重視本地農業的研究。
東非農業研究所組建的目的就是為了將東非的農業天賦盡可能的開發出來。
雖然,東非的氣候條件并不算獨具一格,同一緯度的巴西高原等和東非差不多。
但畢竟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都需要慢慢去發現。
之前東非殖民地農業方面都是拿來主義,直接從世界各地引用成熟的種植和方案,或者直接聘請相關方面的專家。
東非農業研究所的工作,主要是育種,農作物疾病防治,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
為了支持安東佩魯茲等人的工作,黑興根財團了八個實驗點,面積達到三百多畝。
從沿海平原到內陸高原,從北部干旱的沙漠邊緣到南部的濕潤地帶,還有東非三個大湖沿岸,都設立了實驗地點。
“安東佩魯茲教授,你們呢,請放心在東非搞研究工作,我們會盡可能的滿足你們團隊所需的一切支持,你們的家人,我們公司會時常關照他們生活。”恩斯特對安東佩魯茲說道。
“感謝王子殿下,你對德意志農業事業的貢獻。”在金主面前安東佩魯茲可不敢托大,而且還是一位頂級貴族身份的金主。
“不用客氣,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我們德意志因為分裂的影響,在全世界喪失了許多利益,讓其他國家在海外做大做強,現在德意志距離統一越來越近,未來一定會向海外擴張我們自己的利益。
所以,你我所辦的事,不過是為未來德意志民族海外擴張事業做鋪墊和準備,到時候安東佩魯茲,您的研究成果決對能名聲大噪的。”恩斯特盡情畫著大餅。
但安東佩魯茲當真了,這些年來,德意志民族主義覺醒,伴隨著普魯士的迅速崛起,德意志地區工業快速發展。
德意志民眾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現在就差一個契機,德意志就能一飛沖天,而這個契機自然就是普法戰爭。
安東佩魯茲和眾多德意志人一樣,堅信德意志是最偉大的民族之一,所以他對恩斯特所言未來德意志在海外開拓自己的利益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