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俄羅斯的文化還算不錯,尤其是宗教和習俗領域保留著顯著特色,和歐洲完全不一樣。
這種帶著自己文化的移民,東非殖民地當然要徹底磨滅其民族特征,不然后面就是禍患,尤其是沙俄當前在世界上地位還不錯,就像大英帝國平民窟里的那些窮人一樣,雖然我窮,但是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這么說來,東非還要感謝清國政府,那些華人移民身上,本民族的特征就保留的非常少,當然各種迷信不算,除此之外華人農民唯一掌握的學問就是民不與官斗,槍打出頭鳥,這一類處世哲學。
這玩意完全沒法和歐洲的宗教和文化抗爭,處世智慧根本算不上文化,這玩意全世界都有,甚至一些比較智慧的動物都有。
而且這個時代的貧民從來不是文化的傳播者,只有貴族和有錢人才比較注意這方面。
沙俄移民相較于華人的獨特性在于,其生活方方面面都受到東正教會的影響,所以恩斯特才對沙俄移民區別對待。
阿赫特曼拿著教鞭,走上前,指著已經變小的圣彼得堡對著這些移民說道“看到那里了么那里就是俄羅斯,但是從今天開始,就和你們再也沒有關系了,你們一輩子也不會再回來。
所以收掉幻想,你們包括你們的后代,永遠都和俄羅斯沒有任何牽連,把所有關于俄羅斯的一切,語言,服飾甚至是東正教會全部都放棄掉。”
阿赫特曼還是很期待有人站出來反抗自己的,自己也好樹立個典型,但是很明顯,沒有人敢出來反駁自己。
也許阿赫特曼說的確實有些道理,都淪落到被領主賣掉的地步,在沙俄混的肯定不怎么樣。
這個時代的移民,除了那些主動前往美國逃避宗教和政治迫害的自由人士,其他人哪有那么多胡思亂想的權力。
當登上吉奧瓦尼等人馬車的時候,這些移民就對自己的遭遇有所猜測。
現在阿赫特曼的教育對這些沙俄移民來說,完全不值一提,有些人都做好了繼續非打即罵的農奴生活,結果上來一通大道理給沙俄移民自己都整不會了。
但是,沙俄移民還是大概明白了阿赫特曼的意思,不就是和俄羅斯做分割么一言為定,求之不得。
當然,關于宗教方面,有些移民確實心里有異議,但是形勢比人強,改就改吧,上帝老人家會原諒自己的。
反正脫離了教會,對宗教的解釋權又回到了自己手里,這個時候可沒有教士和牧師拿著戒律來約束自己。
其實大多數人對宗教都有自己的理解,尤其是這群沒有接受過教育,沒接觸過書籍的農奴。
一但離開教會,他們對宗教知識的了解,也就是知道上帝存在,幾個有名有姓的大神,其他基本為零。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