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留學生
1870年5月23日。
“陛下,這是今年各個地區考試成績優異的學生,總共500多人,刨除掉父母不支持出國的只剩下兩百多人,這兩百多人中又以德意志和遠東地區移民家庭中支持的多。”
“嗯,不想去,也不用硬拉著,這是你情我愿的事,出國學習未必是壞事,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只是我們東非太過落后,現在是不得不向世界上的強國學習。”
“可是陛下,也不能這么說,東非光是推行普遍義務教育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而且我們東非王國剛剛建國不久,但是后續一定可以超越其他國家。”
“不要妄自尊大要沉下心來,好好做事,落后就是落后,沒有什么好辯解的,這次赴歐留學生一定要照顧好,讓他們接觸到德意志和奧地利最好的教育,未來學成也好回來建設我們東非。”
“是,陛下。”
“還有,既然這些孩子的家人選擇了相信我們,我們就要把事做好,畢竟誰敢將自己孩子的命運放在別人手里,所以決不能辜負這份信任,留學生的伙食一定要營養,課本,鋼筆等學習工具也要我們準備好,起居也應該找人統一照顧管理。”
“是,陛下”
5月30日,東非王國以國家名義向普奧兩國派出留學生共計243名。
說到教育,東非王國真的不行,除了人均學歷水平低,文盲率高以外,同時東非所謂義務教育,完全就是平地建高樓,現在連地基都還沒打好的那種。
東非王國加上殖民地時期,也統共三年多,最早一批小學生都還沒有畢業,第一批留學生也只能從這些半大孩子里挑選。
“馬克洛夫,隔壁卡爾將他兒子送回歐洲去接受教育了,你說咱們兒子成績更好,是不是當初的決定有些不好”馬克洛夫的妻子略帶擔憂的問道。
“學習學個屁當年我在歐洲也沒看見幾個人上學啊現在大家過得不都還挺好么”
馬克洛夫所謂歐洲,其實指的是沙皇俄國,馬克洛夫,原名馬克洛夫斯基,農奴家庭出身,沙俄平民的教育水平可想而知。
“而且,現在政府強制那個什么義務教育,我看就足夠了,會寫寫字,讀讀政府通告就差不多了。”
“可是”
“哪有那么多可是,聽我的準沒錯,又不是貴族老爺們,學習又不能當飯吃,要不是政府強制執行那個什么義務教育,我絕對不讓自己兒子去什么學校,有那功夫,在家里種種菜,養養雞,農忙的時候還能給家里搭把手,做做家務不比上學強”馬克洛夫說道。
在華人移民的內卷下,西方的花園還是敗下陣來,好看是好看,又不能當飯吃,尤其是在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
所以不太實用的花園直接面積縮減,變成菜地或者種上果樹,但是花園也沒有徹底被打敗,賞心悅目的東西還是有些作用的,就連華人也會學著歐洲人種幾棵花草在院子里點綴一下。。
畫面一轉,隔壁鄰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