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商業考察團雖然是接受皇室委托,但是大家主要還是來發財的,也就是看在皇帝陛下的面子上,才會不遠千里來到東非考察。
馮德萊恩并不正面回答沃爾夫岡的問題,而是說道“目前東非人口主要還是集中在農業和鄉村,城市人口并不突出。但是我們正在規劃的北方工業帶,也就是蒙巴薩,內羅畢和基蘇木三市為節點的工業地帶,光是這三座城市的人口就達到十萬左右,其中內羅畢因為威尼斯地區戰爭的結果,許多經驗豐富工人會移民到東非,內羅畢城市人口會突破十萬,除此外沿這這條工業帶,還有眾多的村落分布,區域內人口大約在六十萬左右。”
馮德萊恩沒有透露整個東非的具體實力,僅僅是將肯尼亞的人口規模向代表團復述了一遍。
不用馮德萊恩過多描述,僅僅是六十萬這個數字就讓許多人心里癢癢,當今希臘人口才一百四十五萬,而肯尼亞南部不僅有相對充足的人口,還有豐富的資源。
馮德萊恩接著說道“除此外,我們正在北方規劃大面積的棉花種植基地,不是普通的棉花,而是長絨棉,可能質量上比埃及有些出入,但是不會差太多,同時北方還有大規模的農場,肯尼亞南部農業基礎也比較良好,高粱,小麥,玉米,小米皆有種植,包括內羅畢市所在南普魯士省的咖啡種植園。”
這是北方工業帶的農業基礎,原材料豐富,而奧地利商人也可以依托這些物產,投資看好的相關產業。
沃爾夫岡“這方面,東非確實有自己的優勢,畢竟你們的土地資源豐富,而且處于熱帶地區,不過我想單獨了解當地的醫療條件。”
沃爾夫岡說出了心里話,都聽說非洲環境惡劣,疾病眾多,那不是投不投資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命的問題。
馮德萊恩“這一點沃爾夫岡先生,你們不用擔心,我們東非在醫療上的投入是很高的,而且通過衛生和環境改造,人口折損已經降低到極低水平,在這一方面可以說遠低于同緯度的的其他區域,非常接近歐洲水準,你看我,就是四年前來到東非的,我們政府內部官員包括軍隊軍官有許多都在東非待了至少三年時間。”
就算馮德萊恩不這么說,其實東非的生存環境也要優于同緯度的絕大部分區域,畢竟東非大部分位于熱帶高原地帶,是很宜居的,加上東非在衛生上的大力宣傳和強制執行,以及對蚊蟲的大規模撲殺,雖然因為科技水平低下,除了恩斯特以外的人搞不清原理,但是稀里糊涂的降低了東非疾病爆發幾率。
更不要說當前時代下,歐洲也未必能拿疾病有多少辦法,就恩斯特所知,前世1872年,維也納舉辦世博會期間就發生過大規模流行性霍亂,造成數千人死亡,這還是維也納。
而東非人口分布不集中的特點,加之有效的監控體系,也也導致疾病不可能在東非大規模傳播,東非的衛生大臣可是實權派,政府內部地位前五的存在,就知道東非在這方面的重視,依托衛生,醫療和疾病防控體系存在的官員在東非行政人員內也不在少數,后續電報系統在東非鋪開將進一步提升東非阻斷傳染性疾病傳播的可能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