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東非農業頗有一種舉國體制的味道,需要中央統一調度資源,清除野獸有時都需要出動民兵組織,甚至是軍隊,何況這里還有不少土著政權存在。
最后,還有這些年黑興根財團也在東非置辦了不少產業,光是新建成的巴加莫約造船廠就有工人超兩千人,劍麻產業更是突破五千名工人就業。
不過以上原因只能說并不是最主要的,東非城鎮化率偏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數量龐大的黑人并沒有被計算到東非人口中。
黑人人口幾乎是東非移民人口的四倍還要多一點,這還是在東非驅趕了不少黑人后的結果。
這也造成東非人的生活比較單調,但是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并不算差,畢竟有礦,有地,有可壓榨人口黑人,加上公司化治理,避免了小農破產,即便某個地區糧食減產,也可以從其他區域通過調撥糧食平攤掉這點損失。
更何況東非本來就是一年糧食多收,普遍在二季以上,這個因素很重要。
就比如遠東為什么宋代以后人口和產業加速向南方聚集一樣,南方即便遭災也可以及時補種,不至于像北方一樣顆粒無收,冬季不遇到極端氣候也不用擔心凍死風險。
東非則更進一步,全域內氣候差別不大,降水雖然也有季節性,但是足夠多,而且沒有遠東極端,整體糧食產量不會有太大波動刨除掉不斷開荒因素。
前世,遠東把耕地質量分為15個等級,其中最優等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南方,耕地質量等別總體最優的前三位是長江中下游區、華南區、江南區,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南方耕地熱量更加充足,一年三收,中等地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四川、山西等地區,東三省黑土地雖然肥沃,糧食質量高,但是熱量不足是一個大問題,只能說有得有失。
用農業專家的話說“東北黑土,一攥就出油,但由于光、水條件,一年只能一熟,這是先天不足。不管用什么技術,一季水稻畝產就是一噸多,玉米也是一噸多。這只能是單產冠軍、一季冠軍,耕地質量等別是建立在周年產量上的,一年三熟的南方更具優勢。”
如果按照這個前世遠東標準,東非大部分耕地都屬于中等偏上水準,大湖區則是優等,所以東非注定是個農業大國。
雖然,移民們為了干飯,起床的積極性被調動,但是向來重視秩序和衛生的移民署可要給他們加大點難度。
“把被褥都整理好了東西不要亂堆亂放,一會有人來檢查,要是有誰敢邋遢,別怪我沒提醒你們,后果自負”
“你們041寢室怎么搞的,地上灰塵這么多,趕快把這里搞干凈,不然晚飯就別吃了。”
“這是誰的衣服,編號8856,這才新發幾天你聞聞這味,像話么趕快去洗干凈”
衛生檢查的熱鬧很快就引起了援助團成員的注意,只聽到移民居住區一陣嘶吼聲,還有移民們洗漱時的嘈雜聲。
安德“世嚴兄東邊這么吵而且好像有人在訓斥,鳥語德語和漢語都用上了,這東非不會是在虐待移民吧”
李格“厚度老弟,待我去問一問就知道了”
于是李格向著東非移民署給他們安排的向導居住的房子走去。
“咚咚咚”
“誰啊起這么早”
“”李格有些懵,因為對方說的是德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