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在來東非前,我就托人向洋商請教過,他們說歐洲諸國相互征伐,戰爭不休,尤其是德意志地區,眾國林立,極為好戰,而普魯士又是其中最為窮兵黷武的一個,聽聞其歷史上有個“士兵國王”,其他君主也多是如此,就比如現在的威廉一世,在位期間就先對北方鄰居丹麥王國發動戰爭,現在更是和法蘭西爭雄,不知最終鹿死誰手。”
李格“這普魯士,聽起來好像和暴秦有些相似啊不行仁政,恐將二世而亡”
安德“世嚴兄慎言,我們如今所在東非王國可就和這個普魯士有所淵源,萬一被有心之人聽了去可就麻煩了”
李格“這是何故”
“你可能以為所謂東非王國和普魯士扯不上關系,實際上他們是一家人,這東非王國的康斯坦丁國王原來就是普魯士王室的親王,他們都是普魯士王族。”
李格“原來如此,不過一個在歐羅巴,一個在阿非利加,兩國之間聯系上恐怕不是多么親密,一兩代還好,以后可就難說了。”
李格的意思就是東非王國和普魯士的關系就如兄弟分家,別管現在怎么樣,未來都是各過各的。
安德“話雖如此,可兩國的制度人文可能是最相似的,這普魯士窮兵黷武,東非王國恐怕也是不遑多讓。”
李格“只有親自到了東非才知道傳言并不是假的,而是客觀描述,所謂國雖大,好戰必亡,東非一蕞爾小國,卻處處能見到軍人,這樣的國家,民眾生活一定是不幸的。”
安德搖搖頭道“世嚴兄,恐怕你說的有些絕對了,國雖大,好戰必亡,但是后面還有一句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如今我們遠東面臨的不正是后一種困境么再說了,事無絕對,我們不能因為一個國家軍人多,就說是錯誤的。”
李格“這可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驗”
安德“普魯士這個國家,地理位置過于危險,如果不全民皆兵,那隨時都有滅國風險,西方夷人又都不修德行,所謂春秋無義戰,目前歐羅巴諸國就停留在我們幾千年前的狀態,所以普魯士現在的方式對于他來說可能是最好的。”
李格“那東非也和普魯士一樣么普魯士處在四戰之地,東非王國應該不太可能吧所謂逐鹿中原,那是四方想要擴張都要取得中原,畢竟誰也繞不開中間的地方,這東非王國聽名字就知道是處在阿非利加洲的東部,很明顯不是四戰之地,有必要維持那么多軍隊”
安德“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這個東非王國是入侵的一方,所以軍隊數量多,伱看,康斯坦丁國王來自普魯士,而我們古籍上記載此處是古代昆侖奴的地盤,前朝鄭和曾到訪此地,可是你我昨天在達市見過多少昆侖奴”
李格“這好像還真沒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