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德蘭士瓦商人普遍配有牛馬,回到首都比勒陀利亞速度很快,而得到風聲的德蘭士瓦共和國必然會更早的組織反擊,這對于東非是不利的。所以東非主力先行渡河,而沿河地區的敵人則交給民兵武裝,在東非民兵面前,他們也翻不起大浪。
思維特“殿下,部隊已經渡河完畢,請你做下一步指示”
恩斯特“按照計劃繼續執行,以比勒陀利亞為中心向,123師作為先行部隊,控制沿途中的布爾人的農場,111師向著比勒陀利亞方向前進,511師,513師南下,推進到法爾河一線,防止奧蘭治自由邦支援德蘭士瓦共和國,514師沿德拉肯斯山脈南下,同菲利克斯所部在南方匯合,阻止布爾人主力回援。”
這樣,東非陸軍就形成一股交叉進攻的姿態,從西、北兩個方向,完成對包括比勒陀利亞在內的一眾布爾人居住點進行攻擊。
德蘭士瓦共和國沒有多少城市,甚至算不算城市都有待考量,就算政治中心比勒陀利亞,其實也就是東非一個城鎮水準東非某些省會和行政大區中心就是城鎮,比恩斯特經過的哈拉雷強不少,但是比布拉瓦約要差許多。
因為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布爾人人口主要集中在鄉村地帶的農場里,東非不用全部控制,只要切斷他們同比勒陀利亞的聯系就可以讓布爾人變成無頭蒼蠅。
當然,謹慎起見,東非還是要控制住部分農場,即便是無頭蒼蠅,亂飛也是能撞到人的。
控制這些農場,實際操作上問題不大,首先就是將布爾人里的德意志人,荷蘭人,法國人分化出來,用德意志人,以及愿意服從東非統治的荷蘭人,法國人暫時掌管農場。
布爾人的農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農場主,那些雇傭和平民就是東非爭取的對象,因為東非統治下,他們的生活條件其實變化不大,加上布爾人雖然是融合后的新民族,但是在語言上依然以荷蘭語為主,而荷蘭語相對于德語來說,就如同前世遠東普通話同河南話,山東話的區別,要小于粵語,吳語。
北德意志大部分地區可以和荷蘭無障礙交流,低地德語區北德意志地區語言并不在德荷兩國的交界處戛然而止,而是延伸至荷蘭東部。所以作為德國的一個方言,低地德語在荷蘭靠近德國的東部地區也是有很多人使用的,即便是南德意志方言也和荷蘭語有許多共通的詞匯,哈布斯堡也是統治過荷蘭的。
而東非獨特的政治經濟結構,可以保證他們的部分特權,也不能說特權,因為東非所有國民都是一樣享受這部分權力的。
一方面東非在加大畜奴力度,爭取把更多的土著納入管理之中,另一方面東非又在積極廢除奴隸制度,將國內黑奴向外輸出。
東非王國整個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迫上的,所以東非全體國民實際上都是特權階層,這個國家沒有兩千萬黑人負擔,早就散伙了,而東非把布爾人和祖魯人土地納入國土后,可以預見東非的黑人數量又要增加。
所以東非對識時務者的布爾人招安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包括大農場主,從東非陸軍踏入德蘭士瓦共和國的那一刻,就是在挖他們的根基,如果是英國人入侵,布爾人還能和英國人討價還價,英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善于使用鈍刀子,可以保證當下你的利益,但是最后還是會通過各種手段收回去,而如果這種手段一但不靈了,那英國人就會破防,撕下虛偽的面孔。
這是英美澳的共性,他們都善于在不知不覺中給“盟友”、“合作者”、“朋友”埋雷,在自己需要的時候引爆,至于當初的許諾,你就當我是放屁好了,何時盎格魯薩克遜人成了誠信的代名詞了
現在東非就不一樣,處處顯示出普魯士蠻子的作風,什么合作伱也配給我滾蛋當然,欺軟怕硬,東非也是承認的,前提是非洲大陸上有硬骨頭存在。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