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筆補貼是按照“移民”人數來發放的,東非王國輸出土著,第一目的國是海地,海地接受的土著越多,那就越賺錢,至于海地如何安排這些土著,那東非也就管不著了。
刨除掉東非為了輸出土著,所付出的船只運力,人力,口糧,東非每年還需額外支付海地20萬東非萊茵盾,這筆錢對于海地來說并不是一筆小數目。
或者說對于海地的家族勢力來說不是一筆小數,同時他們拿到“移民”后,同樣可以補充到種植園中,或者轉手賣給美國,如果非要做無本買賣,還能更極端一點,把這些“移民”
前世海地人口是一千多萬,現在海地人口連百萬規模都不到,就是把東非所有土著移民到這里,對于海底的統治者來說也能承受,畢竟海地旁邊還有一個多米尼加,也能分擔一部分人口。
當然,像勞動積極性比較高的土著,東非王國并不會采用販賣手段,但是東非也不可能讓他們在東非待一輩子。
東非的做法是延長這些工作比較積極的土著在東非的工作年限,然后等期限一到,再把他們送給西非的姆西里政權等被東非驅逐的土著勢力。
姆西里畢竟是東非人,在西非想站穩腳跟也需要人手,而且是越多越好,這也是東非土著的去處之一。
總體來說,“勞工”在東非退休后,就有三個主要去處,一個是中亞,然后是加勒比海沿岸,最后是西非。
這三個去處,對于“勞工”來說,中亞并不是好地方,因為阿拉伯人對“勞工”有特殊的手段,讓他們失去繁育能力。
加勒比海沿岸則要看運氣,如果去美國,那多少有點人性,如果被留在海底,那恐怕世世代代都沒有辦法翻身做主。
如果是被安排到逃亡西非的東非仁君們地盤上,好壞參半,好的方面是,東非送去的“勞工”在西非屬于優質勞動力,就算只是種地也能給姆西里這樣的人創造財富,所以這些“勞工”再西非再就業有兩條出路,一是種地,二是當兵。
相較于西非人,東非的土著君主更加相信同種同族的土著比較可靠,而且他們作為外來者侵略者,在西非本來就不受歡迎,沖突也是家常便飯,而東非輸出的土著,正好可以支持他們和西非本地酋長們相互對壘。
所以奴隸輸出也加劇了西非地區的沖突,不過沖突對西非的影響整體不大,至少人口上沒有太大變化。
因為東非除了輸出勞工,真正主要對西非輸出的是土著里的婦女兒童,沒有婦女,那東非的土著就不可能增長,這是東非潛藏的國策之一。
畢竟東非輸出“勞工”的能力有限,每年平均下來也就二三十萬規模主動走和逃亡的不算,萬一有一天東非突然被針對了,奴隸貿易被國際社會取消,黑人砸在手里無法出口,剩下的全是男性黑人,他們也沒有能力進行無性繁殖,只需要一代人的時間,也就自然消亡了。
實際上東非沒有搞“屠殺”,但是每年本土折損的“勞工”就不是一個小數目,所以毀尸滅跡一直都是恩斯特要干的收尾工作。
像北美那樣隨便找個地方一埋,那肯定不行,東非一般都是火化掉,在就近掩埋。
真化成灰了,也就沒有后人能認出來,畢竟在東非人死了都是要火化的,主要還是為了防止疾病爆發,這是東非當前的政治正確之一。
不過這對于東非移民來說也在承受范圍之內,能到東非闖蕩的人,身體上也不太差,也比較年輕,還有個幾十年好活。
火化,其實恩斯特本人情理上是不支持的,畢竟他就不可能選擇死后火化自己,不過當前東非的衛生條件實在太差,尤其是醫療技術落后,有些過于防微杜漸也在情理之中。
反正二三十年后再取消也不遲,那個時候東非的醫療水平也能上一個臺階。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