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過去的對手,除了參加過普法戰爭的“黑興根軍事學院”那一批學生,基本上沒有遇到過排隊擊斃戰術。
葡萄牙人倒是有這個能力,但是上一次東葡戰爭葡萄牙恨不得一個兵掰兩個兵用,殖民地兵力太少,而黑人仆從軍又沒有這樣的能力。
排隊擊斃戰術也不是什么軍隊都能玩的,首先就是軍隊的協從性要強,其次要有過人的膽量。
而這兩點都不是被葡萄牙倉促組織起來的黑人仆從軍所具備的,反倒是之前東非和恩德貝萊王國交戰時,恩德貝萊人使用過“半成品”排隊擊斃戰術。
恩德貝萊人雖然已經變成歷史,但是不可否認他們的組織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很可惜的一點是當初恩德貝萊人接觸火槍的時間太短,否則他們應該能再現排隊擊斃戰術。
面對這種東非國防軍基本上沒有見過的“新穎”戰術,第九旅的一些士兵確實有些茫然,尤其是那些來自遠東帝國移民的新兵,十分不能理解。
“這些英國人,為什么排的那么整齊,他們是準備直接送死么”
“笨蛋,那不是英國人,而是英國殖民地的印度人,你看他們那黑人的皮膚,也就比東非黑人膚色白一點,那些白皮膚的指揮官才是英國人。”
“至于他們為什么要排成整齊的隊列,這就是你見識少了,這種戰術實際上在歐洲非常普遍,如果你在遠東帝國參加過對外戰爭,說不定也有機會見識當初英國和法國人的使用這種戰術,不過那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看你的年紀肯定也沒有經歷過。”
上次英法聯合入侵遠東帝國是1856年,那個時候連東非都不存在,而且距今都三十多年了,所以遠東帝國移民除了早期到東非的移民里有少數人見識過以外,后期移民東非的人根本就沒見過。
“既然如此,國防軍為什么沒有使用過這種戰術,這不是歐洲主流戰術么”
“國防軍以前也使用過,只不過那個時候還不叫國防軍,而是殖民地軍隊,我們也有一段殖民史,后來建立王國后,加上槍械升級,這種戰術就被淘汰了,至于英國人他們從來都不擅長陸軍,像德法兩國恐怕也再淘汰線列戰術,不過我們一般稱這種戰術為排隊擊斃戰術,所以你說這種戰術是送死也沒有問題。”
排隊擊斃戰術正式名稱是“線列步兵戰術”,不過即便是德意志人也喜歡排隊擊斃戰術這個稱呼,因為在傳統德意志平民眼中戰爭本來就是去送死。
要不是普魯士進行了陸軍改革,那普魯士恐怕還是歐洲逃兵最多的軍隊,難以實現統一小德意志地區的偉大成就。
而軍改前普軍的逃兵率也可以看出排隊擊斃戰術對普魯士平民對戰爭的恐懼,畢竟使用這種戰術,不是敵人倒下,就是自己倒下,更像是“兌子”,誰的棋子先兌光了,就先輸掉戰爭,那些軍官們不把人命當回事,普通士兵可是非常惜命的。
所以排隊擊斃戰術就是對底層士兵最大的“人心”考驗,而很多士兵本來就是強征入伍的,自然更容易一擊就潰。
眼前的印度士兵樣子倒是做的很不錯,就是不知道他們學習了英國龍蝦兵的幾成功力,要知道“龍蝦兵”只是調侃的詞語,英軍面對戰斗的勇氣還是可嘉的,要不然英國也不可能打下那么大的地盤。
而這個時候,印度士兵其實比東非人還要奇怪,在他們眼里,英國的敵人也是“歐洲人”,可是為什么和英國差別這么大
東非一些士兵不了解,還有老兵和有見識的士兵給他們解惑,而印度士兵就沒有這種機會了,畢竟總不可能向白人軍官詢問吧恐怕得不到答案不說,還要挨一頓打,只要老老實實服從白人的命令就好了。
就像現在,這種排隊擊斃戰術,就是英國老爺們讓他們這么做的,排成整齊的隊列,然后對準敵人射擊,這種戰術在印度訓練了很久,所以印度部隊表現有模有樣。
羅斯特很滿意印度士兵的表現說道“看來之前我們錯怪了印度人,圖蓋拉河確實妨礙了軍隊的進攻,還是在陸地上更適合我們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