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爾克的說法不算夸張,因為布爾人的沒有電力系統,也就無法及時的協調組織各個戰場反擊。
東非的電報線路建設在整個非洲都是首屈一指的,而布爾共和國境內只有一條專業電報線,是從開普敦通往金伯利礦區。
現在布爾共和國不像前世,掌握著南非的金礦,所以在各個方面的建設都非常落后,而且他們還要維系龐大的軍事力量,對基礎設施建設基本為零。
至于金伯利地區的電報線則是英國人控制下,布爾共和國唯一重要礦產,金剛石產區那些英國商人建設的。
這些都被東非國防安全局匯報給了東非政府,所以布爾共和國不僅國家小,人口少,實際上還十分落后,而這種落后狀態,無異對布爾共和國的戰爭進度非常不利。
午夜。
費特河兩岸一片沉寂,雖然是南非雨季,但是深居內陸的費特河兩岸,其實遇到下雨的情況并不算太多,這給東非帶來了一些便利。
東非在渡河方面,準備是非常充足的,從消滅德蘭士瓦共和國那天開始,東非政府就清晰的知道和布爾人之間關系的惡劣,所以雙方肯定還會交戰。
所以不像之前圖蓋拉河的英軍,連船只都準備不充分,東非方面在和平時期就準備了無數進攻奧蘭治自由邦的預案,而突破奧蘭治河的船只是必不可少的裝備,幾乎每個據點都有一定的儲備。
這次東非直接出動了三萬大軍,借著黑暗的遮掩,開始渡過費特河,雖然位于南非高原腹地,這里雨水情況不是很充足,但是來自德拉肯斯山脈的豐富雨水,補充了奧蘭治河的各個支流。
這一點和索馬里地區的謝貝利河,朱巴河很像,索馬里地區雨水稀少,但是埃塞俄比亞高原豐富的降水讓這兩條河流成為常年流量可觀的大河。
東非的大規模動作,還是被布爾人發現了,但是這個時候,本來應該是休息的時間,很多布爾人士兵甚至連營地都沒有出來,東非的軍隊就已經殺上岸。
而上岸后的東非軍隊就不是那么好解決了的,而造成這一結果的還是布爾人的懈怠,之前三個月東非都處于防御態勢,沒有發動過進攻。
在這種狀態下,布爾人前線士兵很容易麻痹,事實上也是如此,東非國防軍因為恩斯特的原因十分重視紀律建設。
但是作為英國小弟的德蘭士瓦人可就沒有這種覺悟了,他們在軍隊建設上可以說和英軍有樣學樣,用“土匪”來形容,更合適不過。
唯一可惜的地方就在于,東非沒有給這些“匪軍”搶劫東非本土的機會,這一點從東非的產業布局上就能看出來,東非的工業區都位于后方,就是南部邊境的農業都沒有怎么開發。
“東非人打過來了”
第一個發現東非人的是一個布爾人酒鬼勞倫斯,作為后勤人員,勞倫斯經常可以搞到不少好東西,就比如今天,英國進口的威士忌,白天和幾個布爾人士兵喝醉過去,結果午夜憋醒去河邊解決生理問題。
然后在模糊的目光里,仿佛看到了河里有微弱的光照,那是東非鋼盔反射的光線。
勞倫斯瞬間清醒過來,但是面對越發接近的東非軍隊,有些不知所措,愣了三秒才反應過來,并且開始往陣地跑。
隨著勞倫斯的大喊大叫,越來越多的布爾人士兵開始被叫醒,急匆匆的組織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