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可以理解,畢竟海權和陸權國家的側重點不同,東非目前對陸軍的重視程度顯然遠高于海軍。
雖然東非常備陸軍人數不像歐洲那些陸軍強國那樣多,但也不是英國臨時從國內招集的預備役可以相比的。
英國常備陸軍僅有十幾萬,而且本土和印度就占了絕大部分,常備陸軍肯定不能大量投放到南非戰場,畢竟要隨時警惕歐洲局勢變化或者保障各個殖民地安全問題。
所以羅伯茨伯爵手下的英軍根本算不上精銳,大部分都是預備役或者臨時從國內征召的。
而東非雖然也臨時增加了大約十萬預備役進入陸軍服役,但是東非的預備役很多都有從軍經驗,雖然沒有打過什么大仗,但是經歷一點也不少,即便是一些新兵也經受過長期的軍事訓練,這一點具體表現在東非的義務教育系統中。
贊比西河防線。
東非突破贊比西河并沒有耗費太大功夫,因為贊比西河對岸的聯軍數量非常少,根本就不足以支撐對東非陸軍的對抗。
“目前我軍總共有四個師的兵力南下,包括新組建的221師,221師隸屬于北方軍區,其他三個師隸屬于東部軍區,包括駐地在馬拉維湖工業區的111師,原贊比西河防線的112師,還有多多馬的122騎兵師。”112師師長羅森威爾說道。
112師最開始就是東非建立用于魯伏馬河防線的主力部隊,后來,第一次東葡戰爭后,東非和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地的邊界向南推進到贊比西河一線,所以112師駐地也隨之南移。
所以這次針對莫桑比克的軍事行動,主要由112師這個葡萄牙人的老對手主持。
111師師長道格拉斯說道“實際上騎兵并不適合在莫桑比克南部作戰,這個時候莫桑比克正是雨季,雖然莫桑比克有大量的平原,但是被河流和森林分割,所以騎兵反而不如步兵更加靈活。”
“現在不是挑肥揀瘦的時候,其他地區想要騎兵支援都沒有這個條件,本來221師和122師,兩個騎兵師是準備支援中部戰場的,但是中部戰場現在處于僵持階段,所以參謀部才把兩個騎兵師派到北部來。
而且你不要拿東非的路況去揣測莫桑比克的路況,如果你常年駐扎在東非和莫桑比克邊境,你就知道莫桑比克的路況簡直就是一坨“屎”,這種路況下雖然對騎兵很不利,但是步兵也別想好過,反而是船只非常適合作為通行工具。”羅森威爾說道。
“贊比西河在下游也有很多支流,只不過我們的船只不太夠,所以即便是突破了贊比西河防線,也很難在區域內行軍,這些葡萄牙人簡直就是懶鬼,幾百年了也不知道多修幾條公路,哪怕是最簡單的泥巴路多建幾條也不會對我們造成困擾。”
阻礙東非陸軍南下的最大困境就是莫桑比克的路況,其實東非當初沒有大基建的時候,路況也不見得的多好。
但是東非主要以草原為主,莫桑比克雖然也是稀樹草原氣候,但是雨水和植被比東非高原地帶要強很多,河流也相應的多一些。
所以東非國防軍進入莫桑比克以后,明顯感受到了前世德軍進入蘇聯境內的那種痛苦,這種惡劣的交通環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羅伯茨伯爵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