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在協約簽訂的前兩個月,卡普利維就已經返回德國,畢竟作為帝國首相,不可能在國外呆太久,尤其是東非距離德國太遠。
像歐洲國家出訪,一般都是在歐洲內部打轉,距離并不算太遠,就像孔子周游列國實際上一直在中原地區打轉是一個道理。
歐洲很多國家放在東非其實也就是和省或者市一個級別,當然,也有沙俄這種本土面積非常夸張的大國,英,法這種海外殖民地面積龐大的殖民型國家。
在和德國簽署合作協議后,東非也再次把目光轉向奧匈帝國,東非的發展離不開奧地利的支持,尤其是近些年來,兩國的合作已經開展多年。
當然,還是那句話,奧地利不等于奧匈帝國,這是唯一可惜的一點,但是在東非沿海地區建設中奧地利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當年,東非放開北部工業帶同奧地利合作,但是成果并不顯著,主要還是靠著東非自身的積累才勉強支撐起北部工業帶的發展,奧地利投資主要集中在蒙巴薩,而沒有深入內陸,當然,這也和東非的政策以及北部工業帶的基礎條件有關。
對于魯道夫的訴苦,恩斯特看在眼里,卻也沒有什么好辦法,畢竟這是魯道夫的家事,恩斯特只能充當魯道夫情緒的樹洞,盡量讓這位奧匈帝國未來的主人少走點彎路。
魯道夫說道“我也理解父親這么做的原因,不過主要還是宮廷的糟心事太多,尤其是對命運的不可掌控,不像你在東非一言九鼎,想怎么來就怎么來。”
敘了會舊,恩斯特就不再關心魯道夫的心理問題,畢竟這條道路還要他自己慢慢摸索,別人對他的幫助也不太大,至少如今魯道夫沒有認識前世的情婦,而且還活著這就是最大的改變。
而且就算是倡導自由貿易的英國,在經歷德國和美國的毒打后,也變得有些消極,當然,在落后地區和殖民地,自由貿易依舊是英國推行的主流。
和奧匈帝國的合作,自然少不了莫桑比克這塊區域,東非自己的能力終歸有限,所以必須借助好外力,而且這次沒有經濟危機助力,所以只能多找些合作伙伴。
北方工業帶從來都不是資源豐富的地區,不過這是以前,自從北方鐵路拓展之后,東非北方的資源能夠源源不斷的通過北方鐵路直達蒙巴薩,這也是蒙巴薩能夠和達累斯薩拉姆平起平坐的主要原因。
當然,恩斯特并不打算現在解決這個問題,因為在19世紀本來就是一個大爭之世,不要說東非,除開英國,各國不管什么經濟體制其實都是一樣。
而且現在東非急需開發東非沿海地區,在奪取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后,東非的海岸線擴大了一倍,近四分之三的海岸線沒有得到有效利用開發。
魯道夫苦笑道“姐夫,這你就別提了,我在信中就說過,偉大的皇帝陛下根本就看不上我,現在我們家基本上是各過各的。”
對于東非的邀請,奧地利政府是極為重視的,畢竟東非已經非吳下阿蒙,自從南非戰爭之后沒有國家敢小看東非這個國家的潛力,所以說一場南非戰爭的勝利不僅僅促進了東非的地緣政治安全,更是全面提升了東非的國際地位。
“東非的體制確實不好變動,法律也是為了保障本國公民的利益,但是我們也有合作的基礎,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給予奧匈帝國投資企業五年時間的優惠條件,包括免稅,工廠廠房建設支出等等。”恩斯特說道。
一見面恩斯特就不自主的關心到這位小老弟的情況,畢竟恩斯特離開歐洲這么多年,不知道魯道夫是否重回了歷史軌跡。
不過在恩斯特看來這是件好事,畢竟魯道夫也已經三十多歲,在熬個幾年就能夠徹底成熟了,畢竟古語有言,四十而不惑,魯道夫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