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在教育領域的投資,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出在世界第一位,就拿東非人口來說,東非人口比美國多,但也多的有限,而東非高等教育人口確是美國的一倍多,而反映在小學和中學教育群體就更夸張了,東非畢竟不像美國那樣富裕,這也直觀反映出了東非政府對教育的重視程度。
恩斯特說道:“我們在九十年代對高等教育進行了一次大提升,而現在我國高端人才培養雖然無法全力滿足社會需求,但是也沒有必要再進行九十年代那樣規模的擴招,教育資源在我國本來就占據了政府開支的大頭,現在我們更主要的是消化九十年代教育投資的回報。”
“當然,等二五計劃完成后,我們再根據經濟情況進行調整,畢竟隨著時代發展,人才儲備越多的國家優勢越大。”
恩斯特對當下東非教育規模是比較滿意的,雖然東非高校數量遠不能和后世國家相比,但也要看是什么時代,在工業化尚未完成的東非,也消化不了更多的高等教育人才,所以適當放緩教育擴張對當下東非而言是好事。
而且東非高等教育規模已經處在世界第一,也沒有動力在高等教育上在投注更多的資源。
東非對教育的投資并非高校,還包括中小學系統,而在高峰期,東非對教育的投資甚至超過了軍費,就算現在也是東非政府開支中的主要項目之一。
所以,從國力還是財政壓力上,東非當下教育資源基本可以滿足社會總體需要了,至于各個部門和企業對高端人才的需求,不客氣的說任何時代都不會改變。
恩斯特接著說道:“對于教育方面,現在我們也應該適時轉變一下態度,過去東非教育注重數量而非質量,現在國家經濟有些發展了,工業進步尤其迅速,在這種情況下,對原有教育資源進行優化就不可避免。”
“包括提升校園硬件設施,提高教師素質,革新課本知識等等,過去我們工業困難,所以很多校園基礎條件差,這個時候都應該做出調整。”
東非作為一個歷史短暫的殖民國家,從來都不算是一個窮國,只能說工業不強,整體上比歐亞大陸上的很多國家,包括南美國家要富裕一些,當然,早期東非人口少也是主要原因。
而現在東非人口規模其實也比較適中,雖然人口經歷了大規模增長,超過了絕大部分歐,美國家,可東非人口增長的同時,工業也在增長,這種情況下,東非人口增加并沒有對東非社會造成沖擊,反而助推了東非的工業化建設。
如果是傳統農業國家,那東非這種人口極速增長自然會帶來更多負面效果,畢竟土地資源是有限的,當土地不足以承擔超量人口時就會引發社會問題。
但是土地承載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工業化就是提高土地承載量的主要辦法,東非工業化就消化了本國農業的富裕人口。
而且作為殖民立國,東非政府掌握大量資產,所以就算東非真的貧窮,東非政府也不窮,這也是東非能在教育領域超前投資的主要原因,主要還是手里有錢造成的,而傳統農業國的社會財富雖然也多,但是完全集中少數人手里,政府就算有富余的收入,也會通過各種形式最終流入社會上層手中。
當然,根據規律,未來東非肯定也會這樣,不過這不是恩斯特要考慮的問題,現在東非歷史短暫,各種社會問題也遠遠沒有達到爆發階段,就算東非像蘇聯中后期那樣不思進取,只要不打仗,也可以延續很多年。
總而言之,在各種因素的統一協調下,當前東非政府的財政情況非常良好,這也使得東非政府能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和工業,而工業發展反過來也促進了東非社會的進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