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大臣喬治說道:“東非這個國家從誕生之初就是邪惡的,至少政府的無能導致了東非在非洲大陸上做大,這些年東非工業發展迅速,甚至對我國市場造成了一定沖擊,倫敦街頭更是能看見不少東非生產的汽車。”
“這也意味著東非的工業能力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德國,美國和東非形成了一個新型工業勢力的軸心,而帝國被圍繞在這三個新興工業大國之中。”
事實上,東非,美國和德國正是目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三大中心,只不過東非工業底蘊遠不及美國和德國,所以東非這個中心徹底發力是從20世紀后開始的。
說到這里,阿斯奎斯也是眉頭一皺:“帝國過去成功打擊了諸多挑戰者,但是始終都有新的勢力崛起,對帝國的霸權形成新的挑戰,而德國,美國和東非正是這種新型勢力的代表,并且它們的威脅甚至要超過法國,奧匈帝國和俄國。”
法國,奧匈帝國和俄國,可以說是過去英國的競爭對手,法國已經被普法戰爭極大削弱,奧匈帝國更是爛泥扶不上墻,已經構不成威脅,至于俄國,也因為日俄戰爭失敗,現在只能舔舐傷口。
英國最后一次出手就是扶持日本對俄國造成了巨大打擊,使得這個英國霸權的強大競爭對手折戟沉沙。
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縱然英國的外交和軍事能力再高超,一但陷入到這種無休止的競爭中來,也顯得有些有心無力。
“德國還有歐陸上的國家可以制衡,而美國和東非才是真正的大麻煩,他們游離于帝國控制之外,我們沒有很好的反制手段來對這兩個國家進行制衡。”阿斯奎斯說道。
英國對美國的威脅其實也是心知肚明的,畢竟近些年來美國在世界范圍上的折騰一點也不比東非少。
美西戰爭就是美國勢力向外擴張的開始,而接下來美國分別向中南美洲和遠東兩個方向滲透。
東非和美國就像兩個鐮刀,在歐洲之外的區域瘋狂收割政治影響力,一南一北,一東一西,而首當其沖的就是英國這個當前世界秩序的主導者。
喬治在一旁說道:“美國已經不可能再被完全壓制下去,至于東非或許還能想一想辦法,畢竟其發展時間短,還沒有達到美國那種實力和地位。”
阿斯奎斯嘆了口氣道:“這就有些想當然了,實際上美國比東非還要好對付,因為我們至少能對美國經濟和政治產生影響力,而東非就像銅墻鐵壁很難滲透進去。”
“東非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封閉國家,如果東非像俄國一樣,或許我們還沒有這么多煩惱。”
俄國的經濟被國外控制,這是俄國致命的缺陷,其他國家可以通過經濟制裁等手段,讓俄國老實一些,而東非顯然不是這樣,英國也不是沒有這么干過,但是觀察近十幾年來東非的發展,顯然沒有起到太大效果。
南非戰爭后,戰爭就已經不再英國考慮范圍之內,英國本質上是希望通過經濟制裁從而限制東非的工業發展,但是事與愿違,東非反而日益強大。
其中最讓英國人感覺深刻的就是東非無畏艦橫空出世,彼時英國第一艘無畏艦才剛剛下水不久,而東非緊隨其后,成為世界第二個擁有無畏艦的國家,東非很難不引起英國注意。
這種大殺器的制造難度,英國自然深有體會,沒有強大造船業基礎幾乎不可能實現,而東非幾乎同時和英國擁有無畏艦,那是不是一定意義上來說,東非造船業已經不遜色于英國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