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海軍的彈性空間確實比較大,雖然恩斯特之前和羅素說無意和英國皇家海軍爭奪世界第一的位置,那假設英國皇家海軍總噸位是兩百萬噸,東非海軍是一百九十九萬噸,那英國皇家海軍還是世界第一,但這是英國人想要的么!
當然,這么說有些夸張,肯定沒有任何國家,包括東非本身會認為東非會按照這個思路來建設海軍,但想不想和有沒有能力做的到是兩碼事。
就從經濟角度來說,美國和德國肯定是可以做到的,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理論上來說可以構建一支規模超過皇家海軍的強大海軍力量,而德國雖然經濟上不如美國,但是工業實力也足以支撐德國這么干。
默爾克:“我認為我國海軍想要保證我國經濟利益,那整體實力至少應該達到法國水平,法國海軍總噸位在八十萬噸以上,而美國和德國差不多也是這個水平,所以八十萬噸是我國的底線。”
現任海軍總司令布魯斯反駁道:“遠遠不夠,八十萬噸只是當下世界海軍強國的標配,不超過八十萬噸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世界海軍強國,而且八十萬噸遠遠不是美國,德國和法國海軍的上限,這些國家都在積極擴充武備,過幾年世界上將不止一個國家海軍超過百萬噸水平,所以保守估算,我國海軍的目標至少應該突破百萬噸。”
在海軍軍事競賽的大背景下,當前各國海軍實力遠遠沒有達到上限,這樣一來,東非也不能拿現在的標準來衡量世界其他國家海軍的發展。
布魯斯接著說道:“而且東非作為一個兩洋國家,實際上我們的勢力遠不止如此,除了印度洋和大西洋,東非在太平洋同樣存在巨大利益,所以從現實角度考量我國海軍本來應該在德國和法國海軍之上,所以海軍當前噸位是遠遠不夠的,就算達到法國和德國那種水平也是如此。”
實際上布魯斯有些小覷法國,要討論世界海軍力量,法國絕對扮演著重要角色,某種程度上來說,法國海軍是當前世界海軍中僅次于英國的執行力量。
作為僅次于英國的世界第二殖民大國,法國海軍需要負責的區域僅次于英國,像大西洋,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洲海域,西非海域,地中海,紅海,遠東海域,馬達加斯加東側海域,南洋海域,甚至印度都有法國的殖民地存在。
所以根據法國的實際需求來看,法國理論上應該配備有世界第二強大的海軍,但是這種代價以法國經濟情況是無法承擔的。
就比如德國,德國這些年雖然也取得了一些海外殖民地,但大多數都可以忽略不計,即便面積上比較可觀,但大多數位于無人問津的犄角旮旯,就比如德國在太平洋的一些殖民地,不客氣的說就是澳大利亞這個囚犯流放地都能輕松拿捏。
至于德國的公海艦隊,其能力范圍始終被英國壓縮在波羅的海之中,可如果僅僅是想在波羅的海發揮作用,那德國也自然不需要公海艦隊這種殺雞焉用牛刀的存在。
但是德國靠著強大的工業實力,就是建設了比法國還要強大的海軍力量,并且對英國造成巨大威脅,所以海軍力量并不單純考慮本國海軍的需求。
就拿如今東非經濟來說,東非經濟體量位居世界第四,排在美國,德國和英國之后,討論工業實力,東非更是僅次于美國和德國,位居世界第三,綜合東非對海軍的需求,經濟狀況,工業能力,東非海軍規模應該排在第二到第四的位置。
思維特說道:“所以從經濟和需求方面,我國海軍理論上至少不應該弱于法國,應該以法國海軍作為參照物,從而制定適合我國海軍發展的基本戰略。”
為什么挑選法國作為參照物,實際也是因為法國海軍可以看做當下世界強國海軍的底線。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