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波爾:“東非的鐵路呈現三縱三橫的分布態勢,全國鐵路里程多達二十五萬公里,也就比歐洲和美國差,而新法蘭克福市位于全國鐵路網的核心位置,所以這種規模的客貨量絲毫不出人意料。”
雖然是東非國民,但是柯波爾還是遠遠低估東非鐵路的規模,他這個數據在東非政府內部早就已經過時了。
當然,即便是過時的數據依舊給予了弗朗茨四世相當大的震撼,作為德國公爵,弗朗茨四世對德國的鐵路建設是相當自傲的,但是和東非這種超大型國家相比終究有所差距。
目前德國鐵路已經發展到六萬公里以上,位居全歐洲第二,至于第一的俄國也只有七萬多公里,僅比德國多出將近一萬公里,但是俄國的國土可比德國大的多,如果去除掉連接遠東的西伯利亞鐵路,俄國全國鐵路里程也才剛剛和德國相當。
而東非國土面積只有俄國的六成左右,鐵路里程卻是俄國的兩倍還多,這是不是從側面證明現在東非的工業能力要遠強于俄國呢!
弗朗茨四世在心中做了大膽的假設,如果將俄國換成東非,那現在歐洲戰場上恐怕就是另一個局面了。
畢竟從弗朗茨四世對東非鐵路的親身體驗來說,東非鐵路的效率絲毫不比德國差,就比如他注意到東非鐵路應用了許多前沿技術。
比如電信號燈,信號塔,鐵路軌道邊看起來不明覺厲的機械裝置等等,雖然只是一些小細節,但反應出東非在鐵路建設中對新技術的全面應用。
而且弗朗茨四世還注意到東非正在建設一種新式鐵路,不過很多東非人自己也不清楚那種鐵路有什么作用,不過從兩邊架設的高架以及復雜線路來看,肯定不是無的放矢,其建設成本就比普通鐵路高,那肯定也能滿足某些需求。
實際上那就是東非正在推廣的電氣化鐵路,不過因為近幾年東非科技飛速發展,技術更新迭代和推廣太快,以至于普通人對這些新技術還沒有太多了解。
先不討論電氣化鐵路,光是目前弗朗茨四世對東非普通鐵路的體驗來說,就充分展示了東非鐵路調度的高效,晚點率也控制在合理區間。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不得不說道俄國鐵路系統,俄國鐵路系統,弗朗茨四世也是親身體驗過的。
畢竟尼古拉二世可是弗朗茨四世的舅舅,所以弗朗茨四世經常去俄國,俄國鐵路效率之低下可以說歐洲之最。
當然,這是弗朗茨四世對比德國等西歐國家鐵路體驗后得出的結果,而東非鐵路卻比德國鐵路還要略勝一籌,能做到這一點,弗朗茨四世也不明白其中關鍵。
這其實是東非鐵路制度和德國等歐洲國家的不同,東非鐵路部門在管理上比歐美更加嚴格,并且沒有歐美復雜,大部分鐵路都歸鐵道部管理,所以能更好的統籌全國線路。
并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東非鐵道部門也能及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比如山洪,暴雨等極端自然災害,從而提高鐵路運營效率。
目前可以說,東非鐵路在管理水平上處于世界第一位,至于技術層面也處在第一梯隊,當然,拋開一些車型上,尤其是蒸汽機車為主要動力的列車研發,實際上東非鐵路在技術上也算走在世界前列。
除了鐵路總里程以外,東非鐵路目前沒有明顯的短板,而里程過高,顯然也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對于公路和水運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東非而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