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這些城市相比,東非首都萊茵市確實算不上大城市,而東非的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也不過分別一百多萬人口。
而萊茵市區區六十多萬人口,已經建成的地鐵線路就有三條,這放在前世遠東帝國就比較離譜,相當于一個縣建設了三條地鐵。
當然,萊茵市的人口目標是在本世紀達到三百萬,加上首都的行政地位,目前建設的地鐵雖然多,但是也在東非政府的預期之內。
而目前萊茵市的三條地鐵線路就已經讓阿列克謝三人感覺比較驚訝。
阿列克謝說道:“圣彼得堡的人口遠比萊茵市多,但是目前一條地鐵都沒有。”
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是一個地鐵建設的火熱時期,比如東非,法國,德國,奧匈帝國等國家的第一條地鐵差不多都是這個時期建設的。
奧匈帝國和東非差不多,都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通地鐵,而法國和德國則是本世紀初,1900年巴黎地鐵開始運營,1902年柏林地鐵開始運營。
而俄國目前沒有一條地鐵線路,在世界列強中,只有俄國,西班牙和日本沒有建設地鐵。
不過三國中,西班牙估計會提前從沒有地鐵的列強國家中脫身而出,目前已經有消息馬德里將會建設地鐵。
而前世馬德里第一條地鐵建設時間正好是一戰期間,并且于1919年開始運營,畢竟西班牙在一戰中基本扮演打醬油的角色。
地鐵仿佛成為了世界列強的標配,當然,也有例外,就比如希臘的第一條地鐵就建設完工于1904年。
而希臘就不強,也不大,更不富,其經濟也就比那些落后地區國家,亦或者殖民地要好上許多。
馬克西姆說道:“地鐵這種東西其實不需要太在意,他的主要作用其實是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以及提供便民服務,萊茵市的幾條地鐵,就沒有盈利的,而且萊茵市的交通也并不擁堵,反而有些華而不實。”
話是這么說,但是東非建設地鐵當初恩斯特主要因素還有國防,經驗積累等問題。
國防方面自然不用多說,地鐵是天然的地下避難所,尤其是在飛機這種新型作戰武器出現之后,這使得位于內陸的萊茵市在未來同樣有可能受到來自天空的威脅,雖然概率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恩斯特從來不拿自身安全開玩笑。
至于經驗積累,也比較好理解,地鐵畢竟也是一項產業,提前開發,有助于東非積累相關經驗,目前東非就是世界少有幾個獨立建造地鐵的國家。
馬克西姆皇子的安慰顯然沒有起到作用,年輕氣盛的阿列克謝說道:“等我繼位以后,也要在圣彼得堡建設地鐵,從而讓圣彼得堡追趕上其他大國首都現代化的腳步。”
尼古拉二世只有阿列克謝這一個兒子,所以阿列克謝說這話,不僅不會大逆不道,反而合情合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將成為未來俄國的下一任沙皇,包括馬克西姆皇子也是這樣認為的。
馬克西姆皇子說道:“那就祝你未來好運,說不定你真能帶領俄國,走出如今的困境,促進俄國經濟和工業實力的提升。”
前世莫斯科地鐵的建設,還是蘇聯時代,至于圣彼得堡地鐵的建設更是要到五十年代前后,即便21世紀,圣彼得堡的地鐵線路也才五條。
而且都是蘇聯建設的,所以阿列克謝的夢想,很有可能再也無法實現了,至少目前恩斯特就是這樣認為的,畢竟恩斯特敢百分百確定,俄國目前政權隨時都有可能崩塌,即便沒有蘇俄,也只可能是資本主義政府上臺。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