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終我只是把你的想法上報上去,最終決定你們部落去留,還要看政府的想法。”
賈西姆趕忙說道:“我們不挑地方,只要按照將軍的意思來就行了,還希望將軍多幫我們說些好話,我以真主的名義發誓,只要我們能夠安全的離開,絕對配合貴國完完整整的將卡塔爾所有土地交給貴國。”
聽到塞夫勒爾最后一句話,賈西姆的心都快要被嚇出來了,他現在只想帶著整個家族保命,可不希望被東非人拉去波斯灣喂魚。
當年,北部灣領地發生的慘狀猶在眼前,所以這位卡塔爾酋長很清楚,薩尼家族沒有討價還價的權力。
塞夫勒爾對著賈西姆說道:“這件事就交給我,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只保證會盡心盡力幫助你完成這件事,也就是你這個人我看著順眼……”
……
三天后,塞夫勒爾就把皮球踢給了本土,不過也確實在郵件中為薩尼家族,尤其是其族長賈西姆美言了幾句。
恩斯特看著這份郵件后感慨道:“這個賈西姆確實是個人才,看在他如此識趣的份上,倒是可以網開一面,不過波斯灣周邊肯定不行,就把他們發配到巴達維亞吧!”
巴達維亞顯然不是東非的領土,而是荷屬東印度殖民地的政治中心,也就是前世印度尼西亞的前首都雅加達。
恩斯特并不愿意將卡塔爾人放到波斯灣周邊,畢竟這樣一來,可能未來搞出什么領土糾紛問題,萬一卡塔爾人的后代聲索也算一個隱患。
而為什么巴達維亞沒有這樣的顧慮,第一是巴達維亞足夠遠,距離遠的話可以解決很多麻煩,第二是巴達維亞也以阿拉伯教為主,薩尼家族或者加上所有卡塔爾人,去了巴達維亞未來也只有被同化的份。
而被同化的卡塔爾人,自然也就找不到理由再回到卡塔爾,畢竟那個時候,卡塔爾早就成為歷史的塵埃了。
最后,將卡塔爾扔到巴達維亞也算對他們的補償,沒錯,就是補償,雖然巴達維亞所處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域被稱為“綠色荒漠”,那肯定也比真正的沙漠強的多。
其他不說,單單是那里豐富的水源,就足夠讓卡塔爾人感覺老鼠掉進米缸的快感了。
如果以上帝視角來看,卡塔爾人離開卡塔爾肯定是虧大了,畢竟卡塔爾的石油資源和他們也沒有關系了。
但是,這個時代,卡塔爾的石油資源恰好還沒有得到開發,卡塔爾人也并不清楚埋藏在他們居住地下的“黑金”有多珍貴。
前世最先發現和開發卡塔爾石油資源的是英國人,這才開啟了后來卡塔爾的富國之路,如今這條路卻被東非打斷了。
既然恩斯特做了決定,那其他人自然也沒有意見,人口僅僅兩萬左右的卡塔爾人根本不需要東非下太大功夫,畢竟更大規模的移民東非也組織過。
1918年末。
在多哈這個前世卡塔爾的首都,被東非從卡塔爾全境集中過來的卡塔爾各個部落,總共一萬三千四百多人分批登上了前往巴達維亞的船只。
這個時候,東非才算真正搞清楚了卡塔爾人的數目,畢竟卡塔爾沒有人口統計,甚至沒有統一的政權,這就讓東非高估了卡塔爾的人口。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