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阿拉伯教分布在中東,和歐洲民眾沒有什么交集,但是猶太人可真是生活在歐洲,而且滲透到了歐洲的各行各業,對普通人影響巨大。
當然,東非通過萊茵社特意提點猶太人,并不是為了搞陰謀論,雖然前世猶太資本借助美國稱霸全球,但是現在猶太人顯然沒有這個能力,他們的影響力依舊止不住歐洲經濟領域。
而歐洲的政治和文化依舊牢牢把控在舊的階層手中,尤其是貴族群體,比如英國,德國和奧匈帝國。
東非將猶太人樹成靶子的目的,好處有很多,這樣可以給各國一個體面結束戰爭的借口。
既然戰爭是猶太人挑起的,這樣如果真停戰的話,大家就可以通過清算猶太人,從而平息民憤,畢竟歐洲打了這么久,如果沒有一個結果的話,恐怕憤怒的民眾,就真的投入工黨懷抱了。
一戰是為了轉移經濟和社會矛盾,而想要停戰,就同樣有人要遭罪,而且猶太人也不干凈,在戰爭期間大發戰爭財,真抄家的話,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各國政府度過戰后的財政危機。
而東非顯然也不怕得罪猶太資本,這主要源自于東非資本本身就是從猶太資本的圍剿中殺出重圍的,東非曾經長期的閉關鎖國,本身就有防止這個群體,通過經濟手段,從而對東非進行收割的考慮。
恩斯特曾經在歐洲主持黑興根財團的時候,就遇到過猶太資本的各方面圍追堵截,也就好在恩斯特屬于舊貴族群體,通過德奧兩國的貴族體系庇護,才能夠生存和壯大下去。
所以,恩斯特將猶太人設為靶子,本身就有報復成分,同時,也是為了盡可能避免歐洲舊貴族秩序的崩盤,畢竟,從本質上來說,萊茵皇室也屬于這個舊秩序在非洲的延伸。
總而言之,東非在倡議中的表態很有意思,總結起來,就是一戰是猶太人的陰謀,他們是為了讓各國相互廝殺,只要解決了猶太人,世界就和平了。
甚至,東非將猶太人和俄國工黨聯系起來,但是東非的描述卻也是事實,俄國工黨高層確實猶太人巨多,前世鋼鐵同志約瑟夫就通過清洗手段,清算了工黨內的許多猶太人。
當然,東非也不算冤枉猶太人,自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以后,猶太人所處的位置,尤其是對金融業的影響力,讓他們迅速崛起。
甚至一定程度上猶太人代表著更先進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畢竟資本主義崛起是歷史浪潮,而資本主義崛起直接助推了猶太人通過資本獲得更多的政治權利。
說通俗一點,猶太人崛起靠的不是自身的聰明才智,而是時代賦予他們的機遇,曾經歐洲貴族體系下,猶太人只能從事放貸,商業等“低賤”行業,是歐洲貴族的錢包,但是資本主義時代來臨,這個錢包就真噬主了。
這在歷史并非沒有先例,就比如埃及統治階層的馬穆魯克,曾經就是埃及人的奴隸,只不過他們是通過軍事翻身,而猶太人靠的是財力。
所以,對統治群體而言,軍事和財權以及文化思想是絕對不能假手于人的,而在這一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遠東帝國,曾經遠東帝國的士大夫們,就牢牢壓制著軍隊,商人群體,并且掌握著思想話語權,這也是近代遠東帝國改革十分困難的原因之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