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的意識形態對軍隊底層具有很大吸引力,而戰爭時期,就是因為沙皇俄國的疏忽,才導致了俄國工黨成勢。
畢竟,如果是和平時期的話,沙皇政府也不用擔心前線戰局的變化,他們反而可以軍隊這種暴力機器,鎮壓工黨的組織。
但是,就是因為戰爭反而給了工黨活動的空間,而事實上,參考上一次巴黎工黨,他們也是借助戰爭從而成勢的,不過法國政府顯然比沙皇俄國要高明的多,他們寧可真的賣國,也要先把巴黎的工黨組織扼殺在搖籃之中。
威廉二世說道:“總而言之,戰爭繼續下去,對于我們而言絕對不是好事,現在歐洲各國的主要任務應該是穩定本國的局勢,同時對工黨等非法政黨進行打擊,你們也是如此。”
奧斯曼帝國接受了這個說法,因為工黨的威脅確實近在眼前,可以說以俄國為中心,從北歐到東歐,再到中東,然后是中亞,最后是遠東都有工黨組織活躍的身影。
俄國工黨的成功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畢竟能成功一次,就能成功第二次,而前世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如此,最終在歐亞大陸上形成了一個廣泛分布的工黨國家同盟。
而對付這種國家,如今的帝國主義列強國家們顯然沒有成熟的經驗,尤其是應對工黨的思想武器。
就算恩斯特亦是如此,不過恩斯特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對于俄國工黨的思想武器,還是有一些手段的,不過真想將俄國工黨覆滅掉,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隔離”,前世美國就是這個辦法。
而一旦被“隔離”,這種國家就將很容易陷入到經濟困難之中,最終因為心理落差從而自我瓦解。
……
1919年的平安夜,對于歐洲人來說是難忘的一天,因為就在這一天英法德奧等國家正式開始了和平談判,這也意味著持續了五年的戰爭將要結束。
英法德奧等國家在法國的巴黎進行了公開會議,就戰爭問題進行了激烈的爭論。
當然,這次和平談判是做給民眾看的,實際上前兩次秘密和平會議,就已經敲定了大體上的基調。
而這次公開會議,也基本代表著歐洲和平的到來,雙方軍隊正式結束了一切軍事行動,等待會議結束,雙方就將撤回國內。
而對于戰爭的結束,各國民眾內心情緒十分復雜,有人欣喜,有人惆悵,有人迷茫,有人痛恨。
不過,顯然大部分歐洲民眾已經受夠了戰爭,在歐洲各國出現了大規模慶祝活動。
于此同時,一場清算活動也在各國政府的主導下展開,大量人扣上工黨,賣國賊,猶……的帽子,雖然被抓捕,他們將承受民眾對于戰爭的怒火,歐洲各國政府對此還是分的很清楚的,民眾需要宣泄口,如果不把矛盾轉移到這些特殊群體上,那民眾就會學習攻克巴士底獄的民眾,將槍口對準自己。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