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倫特自然十分清楚歌爾羅喬夫的底細,所以他對歌爾羅喬夫說道:“別這么無聊么!這個所謂的工黨組織,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歌爾羅喬夫頂著地中海的腦袋,面色嚴肅的對凱倫特說道:“你這個老家伙,要知道我們現在的身份,不要說什么輕佻的話,按照我們黨的規矩,應該稱我為歌爾羅喬夫同志。”
“對對對,我們現在可是同志了,自然也要講究工黨的規矩,不能按照過去的那一套來,不過我也沒想到,歌爾羅喬夫,我們退休后還能繼續一起工作。”凱倫特一臉激動的說道。
歌爾羅喬夫:“咳咳,六十歲正是奮斗的年紀,而且靠著加入工黨,日后能夠繼續參與國家政治事務,在我看來也不錯。”
接著歌爾羅喬夫對凱倫特說道:“還有,你這個混蛋,能不能正經一點,我可不想因為你,之后被國家情報部門的人找過去談話。”
雖然是冒牌工黨用來糊弄國民的樣子貨,那也是東非官方認證的組織,且接受東非政府的領導,自然不能輕易露餡。
在這些“工黨分子”加入黨派前,他們就接受了國防安全局的緊急培訓,對于工黨的一些思想和口號有所了解。
當然,對于他們這種幾十年的老油條來說,思維早就成了定勢,根本就不會被工黨思想洗腦,和他們談理想,還不如直接討論退休金的多寡。
而這也是萊茵皇室和國防安全局想要看到的結果,要不然他們怎么可能費盡心思,找來這么多老胳膊老腿的家伙,組成所謂的東非工黨。
而上級給他們的任務就是,每天開開會,然后發表一些沒有太大實際意義的言論,來獲得東非民眾的支持。
總而言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得到了東非政府的授權和監視,這個所謂東非工黨,反而和東非政府一樣,充滿了官僚主義作風。
而這也是大家想看到的,即便真有愣頭青被騙入這個組織,經過幾年的熏陶,要么被同化,要么對工黨反感。
這雖然會對工黨污名化,但也并非無的放矢,畢竟前世的俄國工黨就是按照這條路徑發展的,蘇聯末期,政府高層的年齡甚至比如今東非工黨高層的年齡還要大,思想還要僵化。
很快,第一次東非工黨全國會議正式開始,內容完全沒有任何營養。
而被恩斯特“任命”的第一屆東非工黨領袖,也總結了東非工黨的一些“斗爭”規范。
即東非工黨的主旨在于通過和平的議會斗爭方式,從而推動國家的進步發展,成為帝國民眾的發聲桶,“深刻”解析社會問題,反對俄國工黨式的暴力手段,從而引發的國家動蕩。
同時,建立東非工黨自己的新聞媒體,不過也要按時向東非政府的輿論管理部門審核報備。
當然,更重要的是接下來全部成員要進行各種“培訓”,從而引導組織的正規化。
說到底東非工黨只是冒牌貨,所以漏洞還有很多,所以接下來要在國防安全局的幫助下,糾正他們的一些習慣,從而讓他至少在表面上看起來像一個“正派”的工黨分子。
于是,東非工黨這個所謂的工黨組織,正式堂而皇之的出現在東非的歷史舞臺上,而它的出現,毫無疑問對于工黨在東非的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不過,日后的東非工黨也確實發展成為東非重要的政治派別,就像英國工黨那樣,成為東非議會黨爭的重要一部分。
而東非工黨毫無疑問,和所謂的“工黨”在本質上沒有半毛錢關系,而是萊茵皇室和東非政府用來惡心東非民眾的政治組織,從而給讓他們難以對真正的“工黨”產生盲目信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