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所謂的“自由貿易”,還是要比誰的拳頭大,誰才能真的自由貿易,英國自身的軍事力量已經不足以在南美洲起到主導性作用,所以英國在南美的市場份額也會慢慢萎縮。
不過,即便是要等到英國的影響力完全在南美地區消散,也需要一個過程,至少這個時代皇家海軍依舊是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力量,所以英國依舊能夠在全球事務中占據主動性。
而貝西霍芬和米希爾兩人,作為亞歷山大港的工人,因為亞歷山大港業務范圍的原因,所以一般他們對南大西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狀況才有更多的了解。
米希爾就說道:“反正整個南大西洋沿岸除了帝國以外,也就阿根廷的條件相對好一些。”
“阿根廷可是世界糧倉和肉倉,就算帝國據說每年都會從阿根廷進口一部分谷物和肉類,不過,我們省很難看到這種進口貨。”
對此,貝西霍芬一點也不感覺意外,他理所當然的說道:“那是自然,我們萊塔尼亞省同樣是富饒的地方,我們省的牛羊肉和谷物不比阿根廷差多少。”
萊塔尼亞省確實是東非的優質農牧產區之一,雖然發展時間比較晚,但是因為獨特地理環境和氣候的原因,這里的畜牧業和谷物種植反而更具有優勢。
這里本來就處在草原和沙漠過渡帶上,不過相較于南部的西南省(納米比亞),萊塔尼亞氣候更偏向于熱帶草原。
再加上當地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為主,地勢相對平坦,所以萊塔尼亞省內有廣闊的優質天然牧場。
而萊塔尼亞省養殖的牛羊,除了外部引入的優質品種以外,也有從原本土著那里繼承過來的本地品種,在東非從葡萄牙手里接過這片地區以前,當地土著的放牧業就已經比較興盛。
而作為萊塔尼亞省土生土長的移民二代,貝西霍芬自然在心理上自然更喜愛家鄉當地的物產。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東非占領安哥拉地區的時間相對較晚,所以當地的居民,大部分都是近三十多年遷過來的,貝西霍芬的父母就是從東部移居到此地,算是亞歷山大港最早的一批居民。
米希爾對貝西霍芬的同樣深表認同,他說道:“阿根廷人就是靠著賣牛肉和谷物賺的盆滿缽滿,這一點和我們省類似,農牧業都比較發達,不過相較于阿根廷,我們省的鋼鐵產業和工業才是最值得驕傲。”
“畢竟,農業看自然稟賦,而工業就更要看人的因素了。”
作為東非排名靠前的鋼鐵生產省份,1924年萊塔尼亞省的鋼鐵總產量高達三百八十多萬噸,在五五規劃收官前有望超過四百萬噸。
這相當于什么概念,簡單點說光是萊塔尼亞省的鋼鐵產量,就基本上和法國或者俄國相當。
因為俄國工黨的原因,俄國的數據并不透明,不過如今俄國大部分地區經濟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所以現在的俄國工業和沙俄時代相比,應該偏弱一些,但也差不了太多。
畢竟帝俄時代的主要工業區,俄國基本上已經收復,而實際上,在占領烏克蘭東部時,原帝俄的主要工業區就已經全部被俄國工黨控制。
而在帝俄時代,法國和俄國的鋼鐵產量基本上就處于你追我趕的狀態,所以現在兩國的鋼鐵產能大約就在接近四百萬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