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這次經濟危機爆發初期不夠重視,很大程度上來自他們以往應對經濟危機的經驗,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初,美國也爆發過多輪經濟危機,其中對美國影響比較大的是1873年經濟危機,這場經濟危機不僅對當時美國經濟造成重創,而且引發了長期的經濟蕭條,甚至其影響一直到19世紀末才徹底結束。
不過,1873年經濟危機,所處的特殊歷史時期,并沒有給予美國政府深刻的教訓,畢竟當時工黨還沒有成氣候,即便資本主義國家爆發危機,也不會引發對應的政治和社會危機。
在1873年經濟危機爆發的過程中,美國底層民眾雖然有所斗爭和反抗,但其活動猶如游兵散勇,無頭蒼蠅,并沒有對美國社會秩序產生深遠影響。同時順應19世紀末,世界帝國主義國家的擴張狂潮,反而將危機所造成的部分矛盾轉嫁出去,就比如美西戰爭。
當然,在1873年經濟危機中獲益最大的國家,就是東非,這也是東非唯一一次從美國吸納大量德裔移民的特殊時期,要知道當時東非還只是一塊基本沒有任何吸引力的殖民地。
總而言之,1873年經濟危機,不僅沒有促成美國政府的反省,反而讓其進一步輕視了經濟危機的危害,當年美國確實平穩度過了這場經濟危機。
但如今,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在政治領域,工黨崛起,其思想已經徹底向全世界蔓延開來,哪怕是那些亞非拉落后國家和地區,可能都深受其影響,而像美國這種工業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帝國,怎么可能繞開其思想和言論的傳播擴散。
經濟層面,幾十年來,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最發達的工業國之一,如今美國的城市化水平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這也意味著美國工人群體的壯大。
而經濟危機下,這批由農轉工的美國工人,他們必然成為第一波受害者,而數以百萬計,甚至千萬計的工人失業,和美國工黨思想言論結合在一起,這必然會形成一個龐大的政治性群體。
最后是國際方面,1929年的國際形勢和上個世紀末,也已經大為不同,如今世界已經基本瓜分完畢,如果想要對外轉移矛盾,只能和其他列強對抗,甚至是發動戰爭。
三十年前,美國人能拿西班牙開刀,而現在美國的勢力范圍是和日本,英國,東非這些國家接壤。
其中實力最弱的日本,也不是西班牙能相提并論的,尤其是在軍事領域,日本完全稱得上世界大國。
美國和日本的利益沖突主要在遠東帝國市場,但是日本現階段對遠東帝國的客觀影響力是遠超任何第三方國家的。
……
在美國還在寄希望于“市場自我糾正”,“經濟自然恢復”的時候,東非政府已經開啟了部分應對危機爆發的預案。
此時,經濟危機依舊只停留在北美區域,只有加拿大因為和美國經濟的高度綁定,因此在美國華爾街股災爆發的幾乎同一時間,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的證券交易所股票同時崩盤。
歐洲方面尚未受到波及,各國已經收到了美國經濟危機爆發的相關消息,但是除了奧匈帝國以外,其他各國基本上沒有任何動作,他們甚至抱著隔岸觀火的態度幸災樂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