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伴隨著金融業大整頓的則是全國范圍的“嚴打”,“反腐”等同步措施。
首先是股市,早在1925年,東非政府就通過立法,建設了對本國股市的監管機構,也就是東非證券管理會,這次在東非政府的授意下,進一步加強了其管理權限,并且對監管機構內部人員,進行嚴格的審核和追責,打擊內幕交易和價格操縱等行為。
同時,展開了對上市企業的全面調查,對其資產,負債,盈利等數據進行審核,規范和警告上市企業行為。
然后是銀行業,東非政府宣布全面整頓銀行業,尤其中小型銀行,是本輪整頓的重點,發展健康的銀行在審查通過后繼續營業,有小問題的銀行直接停業整頓后,才能營業,而對于那些問題嚴重的銀行,直接清算、重組,同時,逮捕大批不法分子,以經濟犯罪的名義批捕,清算,問責。
加強對銀行業的約束,尤其是嚴格限制其進行投機活動,濫放貸款,非法集資等行為……
除了股市和銀行以外,其他金融行業,債券,基金等等,都是本輪整頓的目標。
1929年的整個10月份,東非金融市場可謂一片風聲鶴唳,每天都有政府人員和警察,進入各個大小金融機構,進行調查和抓捕活動。
同時,東非各地街頭上也發生了眾多社會治安政治活動,還有不少官員落網,一時間,東非的監獄里人滿為患,甚至公然出現了“排隊槍斃”的壯觀景象,很多曾經耀武揚威的黑幫分子以及罪犯,在東非政府的授權下,成為殺雞儆猴的“雞”,從而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而這場發生在東非“人道主義災難”,“社會浩劫”,不僅僅引起了東非國內的震動,同時在國際社會上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是那些被東非政府這一輪清算里,被順帶處理掉的外國資本“手套”。
這引發了許多外國資本勢力的強烈抗議,包括英,法,德,奧等諸多國家的金融組織,亦或者新聞媒體強烈譴責東非政府的“暴行”,而東非政府“警察國家”的稱呼也再一次被提及。
歐洲各國對東非政府行為的訓斥和苛責并非結束,美國政府身陷經濟危機的囹圄之中,也不忘記對東非發生的“災難”表示關切。
胡佛總統公開說道:“東非正在發生一場災難,這場人為災難中,法律的權威性被踐踏在強權之下,私人財產的神圣不可侵犯性被無視,東非民眾……”
美國總統胡佛最討厭政府對國家經濟的大規模干預,更何況東非政府采取如此激烈手段的情況下,他毫不客氣的在結尾說到:“東非政府會為他們的傲慢付出代價,而我們美國永遠不會走上這條道路……”
對于美國人的言論,東非政府完全不予理會,畢竟東非從建國那天和美國就走的是兩個路子,而真正讓東非有些破防的是蘇聯,蘇聯居然也有閑心對東非的內政指手畫腳,當然,按照蘇聯的一貫作風,他們對東非本輪行動的描述是“內部分贓不均”,“帝國主義內部矛盾激化”等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