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戈麥斯總統和美國人接觸的時候,東非稍微使點勁,就讓這位原本委內瑞拉的獨裁統治者見了上帝,并且扶持埃萊亞薩成為新總統。
也不怪戈麥斯不識抬舉,而是利益動人心,隨著東非對委內瑞拉石油的開發,其中驚人的利益被東非撈走,1929年,委內瑞拉的石油產量就高達一億多桶,而只要美國人開出更高的籌碼,那自然有人忍不不住想要嘗試。
不過,戈麥斯小看了東非政府在委內瑞拉的多年布局,別說駐軍,光是東非扶持的移民勢力,就足以擊敗委內瑞拉落后的軍隊,更別提,委內瑞拉軍隊本身都被東非滲透成了篩子。
東非對委內瑞拉的態度是只能和東非一條路走到黑,至于和其他國家曖昧不清,想都不要想,更別提合作了。
當然,在東非政府的默許下,委內瑞拉是可以和親東非國家展開合作的,就像德國,奧匈帝國等。
雖然這些年,德國對東非很不滿,但這些不滿,德國政府很識趣的沒有表露出來,因為德國很清楚,只有和東非合作,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反之,則對德國沒有一點好處。
而東非同樣需要盟友,從而擴大東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尤其是在面對美國和英國這一眾昂格魯薩克遜國家集團競爭的時候。
總結來說,如今德國和東非的關系,很像前世遠東帝國和俄羅斯的關系,二者都看不上對方,但是為了大局,又不得不采取合作。
在東非和德國的合作中,東非也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海外原材料產地和市場方面,東非的勢力范圍顯然是德國遠遠無法企及的。
就比如現在,德國的石油進口中,委內瑞拉石油就占據了重要地位,而委內瑞拉則是東非的勢力范圍。
德國當然想拉攏委內瑞拉,可因為海軍力量不足,還有位置相隔太遠等原因,德國根本不可能讓委內瑞拉站在德國陣營里。
所以,委內瑞拉作為東非的勢力范圍,反而對德國而言是一件好事,畢竟,東非不控制這里,那就只可能被美國和英國控制,而美國和英國,顯然對德國的態度,不如東非友善。
這就像19世紀,東非開辟遠東經濟勢力范圍一樣,德意志國家也同樣可以在這些經濟勢力范圍內分得一杯羹,當然,更早的階段,因為東非國力的微薄,東非也需要德國和奧匈帝國的保護和站隊,否則根本競爭不過英法等勢力。
而20世紀以后,隨著東非國力的強大,情況則反過來,東非反而成為了德意志國家海外利益的保護傘,因為只有東非具有海權優勢,并且能夠和英美等海軍強國,在全世界競爭。
因此,一些德國或者奧匈帝國企業在面對海外遇到別國刁難的時候,尋求東非政府的庇護,遠比尋求本國政府更有效。
就像在委內瑞拉,也有不少德國企業投資,如果委內瑞拉不是東非勢力范圍,而是美國的勢力范圍,那他們想要維持在委內瑞拉的利益,基本就不可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