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斯圖亞特。
最新一期《國際新聞月報》很快就擺在了街頭的報亭里,并且封面上就用顯眼的標題寫著“荒謬的雅利安人種論,阿道夫‘認賊作父’”。
作為近期以來,德國最風光的人物,阿道夫本人在整個德國都具有十足的話題性,而雅利安人種論也在此時的德國十分流行。
于是這份“叛逆”的非主流觀點報刊迅速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老板,這份《國際新聞月報》給我來一份。”一名長相頗為潦草的斯圖亞特市民洛林手指著面前的報紙說道。
報亭的老板掏出一份報紙說道:“十二芬尼一份。”
芬尼是德國貨幣的一種,作為馬克的輔幣,也可以理解為零錢,如今經濟危機下,各行各業都不好混,因此報紙的價格也降低了不少。
因此,現在還有閑錢買報紙的人至少收入還是比較可觀的,畢竟,經濟危機下只是失業率居高不下,但大部分人還是有工作的。
洛林拿到報紙后,就迫不及待的翻閱起來,說實話《國際新聞月報》的這期內容,他還是很感興趣的,尤其是關于德意志民族起源問題的探討。
“雅利安人原來就是波斯和印度人么!”這個觀點讓洛林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當然是比較粗略的說法,應該說雅利安人主要分布于中亞,中東和南亞地區,分布不代表唯一,就像印度,也只有高種姓才有資格算雅利安人。
當然,對于洛林而言,他已經在這份報紙的引導下以偏概全,把雅利安人和印度,波斯兩個國家劃了等號。
而且根據現在歐洲雅利安人論支持者們的說法,古印度文明和古波斯文明,就是雅利安人的“杰作”,這反而進一步加強了洛林對印度和波斯等于雅利安人的臆測。
《國際新聞月報》作為一份相對權威的報紙,它的用詞還是比較保守的,因此,洛林在這個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這些多出來的部分就屬于他個人的猜想和認知。
他接著往下讀去,報紙上面開始著重圍繞印度和波斯,對雅利安民人進行了介紹,換個說法,就是詳細介紹了印度和波斯的人文地理。
目前印度和波斯兩個國家,顯然在國際社會的印象,以及他們本國的真實情況,可以說相當糟糕。
尤其是印度,不僅僅是英國的殖民地,而且,在眾多領域都十分落后,《國際新聞月報》自然據事直書,原原本本的將印度“貶”的一無是處。
比如印度的種姓制度,性格,生活習慣,環境,國民素質等等,都公開了出來。
對于很多德國人而言,印度顯然是一個陌生的國度,他們對印度的了解可能僅限于人很多,很熱,是英國最“富饒”的殖民地。
現在,在《國際新聞月報》的揭露下,讓洛林窺見了印度這個國家的冰山一角,甚至看的的他有些窩火。
“什么狗屁印度,原來就是這么一個玩意,這難道就是所謂雅利安人的真相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