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要購買武器是要花錢的,但是意屬利比亞,當地人并不富裕,放在前世21世紀,利比亞坐擁大量石油資源,而今,利比亞的石油資源根本就還沒有得到開發。
其實,恩斯特對于利比亞石油資源的開發,是很眼饞的,只不過在北非鐵路建成以前,東非不可能這么做。
北非鐵路的利比亞段,經過的就是前世利比亞石油最豐富的區域,后續這里的石油資源,可以通過北非鐵路輸送到東非的北部。
所以,北非鐵路不僅是一條東非連接環地中海市場的戰略鐵路,同時是一條事關東非國家能源戰略的交通要道。
話題說回來,目前意屬利比亞的抵抗組織,他們的軍工能力甚至不如遠東帝國工黨的根據地,完全就是一堆游兵散勇。
而艾卜耶德的隊伍都算是這堆游兵散勇中,勢力比較大的了,在賈盧鎮戰役之前,他的兵力甚至接近三百人,看似不多,可在人煙稀少的意屬利比亞,三百人并且配備熱武器的軍隊,在整個意屬利比亞抵抗組織中,都屬于規模最大的一支了。
而這樣一支“兵強馬壯”的抵抗組織,他們的武器也僅限于步槍,同時步槍的品種也頗為多樣,甚至還有奧斯曼帝國時期留下的燧發槍,放在東非都可以進博物館了。
正是因為他們的裝備過于落后,且彈藥稀缺,卡蘭舒哨所的班長特萊尼才能穩坐釣魚臺。
實際上,在之前剛剛交戰時,特萊尼也是很慌的,畢竟敵人數量還有火力不明,同時卡蘭舒哨所也沒有充足的戰斗經驗,所有人心里都有些忐忑,他們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遇到戰爭。
畢竟,卡蘭舒哨所只是一個邊境地帶的小據點,方圓百公里范圍內,都是沙漠地帶,用鳥不拉屎形容都不為過。
東非方面根本就想不到卡蘭舒哨所會遇到戰爭,拿下卡蘭舒哨所帶不來任何經濟上的利益,別說卡蘭舒哨所,就是后方的焦夫鎮,經濟上的價值也幾乎是副作用,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并且后續維護成本也高。
就算把北非鐵路算上,也未必能給東非帶來多少實際收益,更別說如今北非鐵路建成還需要好幾年時間。
東非根本想不到,有誰會對這樣地區里沙漠腹地里的邊防哨所動心思,這個地方如果真這么吃香,那意大利人早就占領了。
砰……砰……砰……
噠噠噠……噠噠噠……
每一次艾卜耶德手下的零碎槍聲,收到的都是東非機槍的回應。
艾卜耶德的部隊幾次想要摸到碉堡加上四處空曠,根本沒有死角。
半個小時后,艾卜耶德的人馬就又多出了三十多具尸體。
宰古特這個時候,已經變得十分頹喪,他眼睛布滿了血絲,雙眼通紅的向艾卜耶德匯報說:“首領,不能打了!我們現在只剩下七十多號人了,弟兄死了四十多個,再繼續下去,就全部要折在這里了。”
在進攻卡蘭舒哨所之前,艾卜耶德手下有一百二十四號人,兩輪沖鋒,就死了四十八名士兵,只剩下七十六人,而且這還沒有算上傷員。
雖然艾卜耶德部隊的戰斗意志十分頑強,可在這種驚人的戰損下,安拉來了,恐怕也打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