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4月15日,奧地利。
隨著奧匈帝國境內烽煙四起,奧地利周邊陷入動蕩,奧地利的民眾對哈布斯堡皇室也徹底失去耐心。
但是,這段時間里,奧地利的各方政治勢力和黨派,卻對一個問題十分糾結,以至于奧地利此前一直風平浪靜。這個關鍵問題就是在推翻哈布斯堡皇室之后,是否以及如何維持奧匈帝國領土完整的問題。
放在前世,這個問題自然不會被討論,因為前世這個時間段,奧匈帝國早就被強制解散了,奧地利變成了獨立國家,可現在奧地利依舊是名義上奧匈帝國的統治者。
因此,奧地利的各路人馬,就必須考慮接下來是繼續維持帝國領土的完整,建立“大奧地利”,還是奧地利和其他地區分家獨立。
這個問題同樣困擾著奧地利工黨,其內部產生了兩股勢力,一方認為即便要推翻哈布斯堡皇室,建立民主政府,也必須保證帝國的完整性,否則就是奧地利的罪人,是賣國賊。
而另一方認為階級大于國家,同時,奧地利事實上過去對其他民族地區存在壓迫,他們奧地利工黨作為先進思想性的政黨,不應該和哈布斯堡皇室一樣,維持奧匈帝國這個剝削機器的存在。
關于這個問題,在今天奧地利工黨會議上,將要做出最終的論斷。
在經歷了長期的壓制后,奧地利工黨積蓄了足夠的力量,準備在奧地利發動政變,但這個問題不解決,黨內的分歧就無法解決,沒有統一共識,自然就無法發動政變。
奧地利工黨的軍事負責人霍納在會議上說道:“從1804年以來,奧地利就包括匈牙利,捷克等地區,形成了以維也納為核心的大奧地利國家,所以,我認為即便要推翻哈布斯堡統治,我們工黨人也不應該分裂帝國。”
“這并不符合奧地利的利益,事實上,這也是奧地利民眾過去長期不能支持我們的一個重要原因,奧地利是可以和匈牙利,捷克等地區并存的,我們完全可以組成聯合政府,而不是變成一個個獨立小國,分散力量。”
顯然,霍納是工黨內部的大奧地利派,他剛發表完意見,就遭受了獨立派的批評和反擊。
獨立派的代表弗里德里希說道:“霍納同志,你這是狹隘的民族主義思維,這和極端民主政黨沒有區別。”
“奧地利的根本問題在于哈布斯堡皇室的封建統治,還有資本主義對民眾的壓迫和剝削。”
“而在此基礎上,奧地利過去作為奧匈帝國的核心之一,就積極開展對其他民族和地區的壓迫和剝削,如果我們繼續維持奧匈帝國的存在,就變成了新的壓迫者。”
霍納顯然不接受弗里德里希的批評,他反駁說:“弗里德里希同志,你這完全是偷換概念。”
“奧匈帝國時期,奧地利確實對其他民族還有地區存在壓迫,但是這是哈布斯堡皇室的錯,我們工黨不能為其背鍋。”
“而且,我之前也說了,新政府是聯合政府,在這個框架下,匈牙利,捷克,克羅地亞等地方,完全可以以加盟國的形式加入新政府,在地位上大家是平等的,這就解決了你所說的問題。”
“如今蘇聯也是這樣一種組織形式,我們奧地利完全可以參考蘇聯,和匈牙利,捷克等組成一個新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