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留在帝國內部,雖然我們可以避免這些外部威脅,但是帝國內部的不可預測風險,絕對不是我們可以承受的,就像原奧斯曼帝國里的亞美尼亞人一樣。”
“我們也可能因為繼續留在帝國內部,從而變成奧匈帝國里的亞美尼亞人,當然,如果是哈布斯堡皇室繼續執政,我們或許可以信任帝國政府,但現在哈布斯堡皇室已經逃亡,皇帝陛下也暫時失蹤。”
“且帝國未來是否繼續獨立存在,還是成為德國的傀儡,都是我們現在無法預測的,所以,脫離奧匈帝國對于達爾馬提亞或許是最穩妥的選擇。”
“而脫離帝國后,如何保證達爾馬提亞的安全,我們也可以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
“比如我們可以尋求東非,英國和法國的幫助,同時和周邊國家簽訂和平條約。”
凱倫的話得到了絕大部分議員的支持,留在帝國里,對于現在的達爾馬提亞太過危險。
因此,大部分人紛紛發表意見,獨立成為了議會里唯一的聲音,畢竟只有獨立,才能確保達爾馬提亞的混血德意志族群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等著阿道夫這個危險人物的最終審判。
王國議會議長科拉特最終發起了投票,決定達爾馬提亞是否獨立。
最終投票結果也顯而易見,總共有一百三十多票支持獨立,二十多票棄權,只有三票反對獨立。
所有的混血德意志議員都投了支持票,少量純種德意志人棄權,最后三張反對票也是純種德意志人投出的。
科拉特于是宣布:“達爾馬提亞獨立的議案正式通過,下面我們開始討論,獨立后的問題,包括政府框架,國名,國旗等問題。”
“首先就是政府框架,既然要獨立,達爾馬提亞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政治制度,是否維持君主制,還是直接選擇民主制度。”
是否維持君主制,這在達爾馬提亞是一個相當有爭議的話題,畢竟現在已經是20世紀,如果有可能的話,絕大部分人心里都更愿意支持民主制度。
但是,達爾馬提亞的情況很特殊,雖然長期被哈布斯堡皇室統治,可達爾馬提亞對哈布斯堡皇室并不反感,在帝國內部,哈布斯堡皇室可以說是達爾馬提亞的庇護者。
希貝尼克市議員塔赫爾就明確表示:“達爾馬提亞需要一位君主,且是歐洲廣泛承認的君主,來保障獨立后達爾馬提亞王國的獨立性。”
“因為達爾馬提亞想要獨立,本身就缺乏法理上的支持,如果有一位君主就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這位君主必然要在哈布斯堡皇室內部選擇,因為達爾馬提亞本身就是哈布斯堡皇室的屬地。”
“因此,有了哈布斯堡皇室的成員,擔任達爾馬提亞的君主,達爾馬提亞獨立就具備了合法性。”
“同時,這也有利于獨立后,達爾馬提亞參加歐洲政治事務,我們必須有一個代言人,在歐洲事務上發出我們的聲音。”
如果哈布斯堡皇室繼續執政達爾馬提亞,哪怕這個時候奧匈帝國沒有解體,達爾馬提亞的獨立也不會受到法理的限制,畢竟達爾馬提亞本身忠于的就是哈布斯堡皇室,或者說皇帝本人,而非奧匈帝國這個國家。
現在魯道夫皇帝失蹤,達爾馬提亞獨立就只能物色哈布斯堡皇室的其他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