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巽他海峽地區,東非最近幾年也和荷蘭政府展開了新的談判,最后在東非的壓力下,荷蘭不得不將巽他海峽北岸的部分土地,租借給東非。
楠榜港。
這里就是現在東非和荷蘭共用的一處港口,也是巽他海峽北側蘇門答臘島南端沿海最重要的港口。
不過從楠榜港的實際部署來說,這處港口基本主要為東非海軍服務,荷蘭更多用于經濟用途,就比如東印度群島殖民地的物資中轉和商船停靠。
部署此地的東非海軍,隸屬于東非印度洋海軍艦隊,而不是太平洋艦隊手中。
“巽他海峽北部現在基本上被帝國控制,唯有南岸,荷蘭人一直不松口,不過掌握北岸,我們也擁有了對巽他海峽的絕對控制權。”東非海軍上校海德正在半完工狀態的楠榜港海軍基地指揮室里和下屬們說道。
在他們面前,鋪開著一張巽他海峽地圖,紅色區域,就是東非海軍部署區域,包括蘇門答臘島南端的兩塊土地,還有巽他海峽中間的桑吉昂島,和西部的帕奈坦島。
這四個區域,將巽他海峽牢牢地鎖死在東非海軍手里,雖然理論上荷蘭也可以通過爪哇島等區域,和東非共享巽他海峽的主導權。
但是,很顯然荷蘭人沒有這樣的實力這么做。
楠榜港海軍基地的中校溫斯特說道:“爪哇島是荷屬東印度的核心,也是他們的底線,所以,荷蘭人不答應我們在爪哇島建設基地,這是必然的結果。”
“他們允許帝國租借楠榜港和吉打邦最南端的土地,就已經很有誠意了。”
“有了這兩塊區域,我們在巽他海峽最后的短板也就得到了補齊,因為桑吉昂島和帕奈坦島的面積太小,停泊條件也不足。”
桑吉昂島的位置雖然極其優越,處于巽他海峽的中心位置,但是還不到十平方公里,且缺乏天然深水港,這使得桑吉昂島想要完全支撐東非海軍對巽他海峽的主導權,完全做不到,就是物資補給和軍事設施建設,也頗有難度。
這也是東非后續為什么和荷蘭達成新的協議,以圖謀巽他海峽兩岸土地的重要原因。
海德上校認同的說道:“如果東印度群島是我們的殖民地,帝國甚至可能都不會允許巽他海峽存在其他國家的勢力。”
“現在,荷蘭人不僅割讓了多塊土地,并且把巽他海峽的主導權交給東非,這也算是他們能做到的極限了。”
“不過,這顯然是一個聰明的決定,如果荷蘭不主動對帝國做出讓步,那荷蘭人最后的收獲只能是一地雞毛,別說巽他海峽,就是整個東印度群島,恐怕都因此賠進去。”
對于荷蘭這種小國而言,在外交事務中,站隊問題尤為重要,自身實力的弱小,而其海外利益的主體又恰好距離本土十分遙遠,更別說東非的實力,在超級大國中都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