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萊茵市作為中心,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現在東非正在萊茵市,新法蘭克福和卡布韋三地之間修建的“航空港”,對于東非的內陸城市而言,航空是其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畢竟內陸地區本身就缺乏沿海城市的海運優勢,在經濟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所以,如果能夠成功建設萊茵市三城之間的航空港,并且盡早開通國際航線,這對于提升以萊茵市為首的中央省城市群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開通國際航線的關鍵數據節點就是七千公里。
恩斯特說道:“得益于帝國在世界的地理位置,可以說帝國是全世界最適合發展航空的國家之一。”
“只要能夠實現大型運輸機航程突破七千公里,帝國就能夠將國際航空線路轉化為現實收益,開拓新的市場。”
以最常見的世界地圖而言,東非的的位置,也可以說非洲大陸的位置,稱得上“世界十字路口”,正好處于世界各個大洲的中間位置,是天然的理想航空中轉站。
東非本土前往其他每一塊大陸,甚至是南極大陸,直線距離都不超過一萬公里。
當然,對于北美和遠東兩個地區,亦或者是澳大利亞的東部,東非想要從空中前往這些地區,即便飛機航程突破七千公里,也還是比較困難的。
從東非的喀麥隆省到美國的佛羅里達州以外地方,亦或者從東非東海岸到遠東帝國南方沿海,亦或者是澳大利亞東部城市,距離都在一萬公里以上。
不過,對于現在的東非而言,能夠盡快打通和歐洲的空中直達航線,亦或者南美洲的空中航線,才是最重要的,這也意味著東非能夠多一條和這兩個地方之間的聯絡方式。
恩斯特說道:“現在在航空工業上,帝國要盡快突破七千公里這個限制,不管是采用傳統的螺旋槳飛機,還是最終的噴氣式飛機,都可以接受,當然,未來帝國的天空肯定是以后者為主力。”
“而且航空工業的發展,和之前我們提到的半導體產業也是息息相關的,只有半導體材料突破,帶動電器小型化,航空產業的發展才能創造更多的市場效益,尤其是航空貨運領域。”
眾所周知,航空貨運的成本是遠超過鐵路,公路和海運這些傳統交通模式的,而想做到真正的盈利,就必須尋求具有高附加值,且最好體量小的產品。
而電子產品就是最理想的航空貨運對象,所以,恩斯特才說半導體材料突破關系到未來東非航空貨運的發展,而這樣一來,萊茵市未來在產業上也能多一條腿走路。
畢竟,作為東非的首都,萊茵市的發展規劃中,高端產業,尤其是電氣產業是重要發展方向,而半導體材料突破,東非進入電子時代后,就可能讓這座城市在產業上繼續維持優勢。
:<ahref="https://90993"target="_blank">https://90993</a>。手機版:<ahref="https://90993"target="_blank">https://9099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