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榮知道劉公公指的是褚林光,但根據王超帶回來的消息,以及自己得到的反饋,楊少榮知道褚林光知恩圖報,是絕對不會背叛郭威。
但年紀尚小,如果讓他直面劉公公,也許應付不過來,于是這般說道“小師弟要是做錯了事情,會由我這個大師兄管教,如果我的話他不聽,只能讓我師父他老人家親自動手,說來也巧,我師父就在總督府,和我四個師弟,在湖邊等候我們回去。”
“楊都尉,你應該清楚,褚林光就算拜入咱家門下,郭師傅也還是他師父,日后褚林光功成名就,郭師傅想要的宗師,咱家也能讓給他。”
劉公公早就知道郭威門下弟子,各個有情有義,何況這里又是楊少榮的地盤,別看只是一個都尉,但在這旗嶺總督府,也就旗嶺總督能夠命令得了楊少榮。
而自己畢竟是宦官出身,就算有皇恩寵幸,面對楊少榮這種在戰場上有過功績的武將,也不敢太過傲慢。
更何況,在人家的地盤上欺負他,旗嶺總督大人可不會視而不見。
楊少榮來書院觀戰,考核李大耀和柳萬的政績,便是代表著總督大人。
“公公誤會了,宗師之名我師父唾手可得,用不著我們幾個徒弟為他爭取,不過,我師父十分喜愛小師弟,請公公勿再打他主意。”
楊少榮這已經算得上是嚴詞拒絕。
嚴臻內心忍不住感嘆,郭威身上到底是有什么樣的魅力,外界傳言楊少榮和郭威反目,如今看來是無稽之談,否則楊少榮又豈會為了一個褚林光,不惜和劉公公杠上。
都說宦官心眼又小又多,畢竟是在皇城做事,偶爾來一句挑撥,上面的人要是信了,楊少榮可能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但即便有這樣的隱患,楊少榮也沒退讓過,一般來說,就算不能為師父做主,也會把問題推給郭威,讓劉公公去找郭威談談,結果楊少榮大包大攬,自個全攔下,避免郭威和劉公公正面起沖突。
這除了維護郭威外,找不出另一層理由來。
“公公,這一屆天驕輩出,岳宣帝血脈特殊,陳晉兩道龍象之力,都是不錯的人選。”
馮俊義感受到氣氛不對勁,急忙化解掉。
觀戰到這一刻,他們這些實力不弱的朝廷命官,都能看出岳宣帝和陳晉幾人的功力和特點。
岳宣帝只覺醒了一道龍象之力,氣力也能和陳晉旗鼓相當,唯一的可能,便是岳宣帝血脈特殊,覺醒的龍象之力,比其他人更強。
“嚴公子,這褚林光比起當時的你如何”
樊之辨擠出笑臉,詢問道。
馮俊義竟然把矛頭推向了岳宣帝和陳晉,不管是不是針對他,樊之辨都不能當他得逞。
嚴臻一怔。
樊之辨這時突然發話,用意之明顯,他又怎會不知,想到上一屆,自己在書院拔得頭籌,劉公公也是雙眼放光,最終被恩師衛用廣搶先一步,劉公公才不得不罷休。
此刻自己要是回答不好,無疑是在火上澆油,弄得劉公公下不來臺,也會得罪了楊少榮,影響到了郭威。
想到郭威救過二弟。
樊之辨也有不良居心,于是嚴臻笑道“天下俊杰多得是,無論是我還是褚林光,在這萬里河山中,都只有米粒之光,我和他都上不了臺面。”
他不貶低褚林光,也不抬高自己,反而提醒劉公公,大元王朝這么大,總督府幾十處,各地書院都有俊杰出沒,何不去其它地方看看。
“咱家不喜歡強人所難,等會咱家問問褚林光,楊都尉這沒問題吧”
劉公公也聽出嚴臻話里意思。
在朝為官,在宮里做事的他,察言觀色的本事,這里沒有人能勝得過他,他倒不是怕楊少榮,或者旗嶺總督,而是心里面也明白,沒必要把事情鬧大,但他需要個臺階下。
“公公言重了,等會我親自帶林光來見您。”
楊少榮也知道見好就收,說完他一臉感激的朝著嚴臻點點頭。
樊之辨聞言也只能作罷。
心里面有點擔心,劉公公退而求其次,將岳宣帝帶走,或者看中了陳晉,日后兩人發達,可不會念著他好。
于是他又主動挑起話題,對李大耀問道“李先生,不知褚林光何時激活了皮相之威”
李大耀默不作聲,仿佛沒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