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守門軍士與米學友看來極為熟悉,相視一笑,各自頷首,居然不盤問直接放行。
按當朝律法,夜間城門是要關閉的,沒有通行令牌或是通關文牒是不允許出入的。鳳九霄不禁慨嘆果然是天高皇帝遠,手再大也遮不住天王權終有籠罩不住的地方
入得城來,只見一條條巨石板鋪就的道路縱貫東西、橫穿南北,沿街兩側酒肆、茶樓、布莊、肉鋪各式門店櫛比鱗次,各種酒旗、幌子、招牌、燈籠更是鋪天蓋地,長街漫漫一眼望不到盡頭,街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繁華氣象遠超衡陽
行至片開闊地時,但見前方圍著數圈百姓,中間數人在大聲爭吵。因擔心可能有自己幫眾參與其中,為防不測幾人翻身下馬,臨時將馬匹交與一酒樓照看,急忙向人群中走去。待得走近,己然了解大致原委,原來鷹潭城北二百里外有個九江城,城中兩大祝由世家魏家和祁家每三年一次的斗法大會即將在九江城外臥虎坪舉辦,而湘西境內分布各地的兩大家族的同姓分支亦是聞風而動,有搖旗吶喊助威的,有針鋒相對直接私下約斗的,更有坐莊押注賭勝負的,眾生百態,不一而足。
爭吵雙方正是鷹潭城中魏祁兩氏在鷹潭的支脈,各說各話,都說本家今年斗法必勝。爭吵雖然激烈但場面一直可控。主要是五六個身著官服、手握佩刀的青壯男子在旁邊死死盯著這些口沫橫飛的家伙。一有風吹草動這幾柄雪亮的鋼刀可不是紙糊的
米學友趁機在旁邊給鳳九霄介紹了一下有關祝由一脈的江湖趣聞。
“祝說病由,不勞針石而已”,據說這是對祝由的簡單解釋,而從“上古神醫,以菅為席,以芻為狗。人有疾求醫,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可知,在祝由的時候,并不是對病人解釋病情,而是對冥冥之中的第三者說話作法。
說得簡單直白一些,可稱之為“巫醫之術”。祝由世家平素以咒語、符圖等異術治病救人,據說個別高手與龍虎山的仙人們一樣能夠降妖除鬼,多數祝由子弟還會趕尸秘法,以趕尸為業,能讓死在異域他鄉的死者尸體通過獨門秘術使其自行走回自己的故土。
由于他們平時舉止神秘,且從不收外姓弟子,尤其趕尸之時更是晝伏夜出,遠避生人,所以在龍虎山眾仙師的眼里祝由一脈類似邪魔外道,甚至就當他們是邪魔外道。但是也有不少人卻不以為然,因為一是祝由術主要是治病救人,很少有害人傷人的傳聞,二是并非所有祝由弟子都能學習傳承祝由術,弟子篩選的條件也很嚴苛,其中第一條即是“心正無邪”可見所謂的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看法。
和龍虎山統領天下道教一樣,祝由五脈也有盟主統領,但這個盟主不是朝廷封的,也不是江湖好漢推舉的,而是祝由五大家族每隔三年一次法術大比武爭出來的,由于方、王、田三家人才凋零,要么參加的弟子人數湊不夠,要么參加的弟子水平相對太低,基本上還沒殺入半決賽就被淘汰了,每年幾乎就是魏祁兩家決勝負,其余三家的后世子弟都有“何必有我”的憤懣和無奈。
聽米學娓娓道來,鳳九霄略微明白了祝由的來龍去脈。他對祝由的一些神秘“法術”頗感興趣。趕尸奇術可以看成是一種類似“操控傀儡”的秘術,假如能讓戰死沙場的士兵在死后繼續參加戰斗,因為不再有痛苦,不再畏懼死亡,其殺伐威力將是何等驚世駭俗雖然聽起來有些殘忍,甚至有違天理,不過兩軍對壘,誰還會去講仁義道德
有機會一定要去見識一下斗法大會。看了一眼米學友,鳳九霄道“既然沒有乾元幫的人,我們不如馬上去拜見李幫主吧。”
米學友道“好。”
從酒樓牽回馬匹,十余人重新上馬,沿途經過之景觀,米學友自是要詳細介紹一番以盡地主之誼。拐了幾拐,終于在城西郊一處大宅門前停下。米學友指了指大門,道“鳳少俠,這就是我乾元幫總舵”
鳳九霄放眼望去,門上牌匾上書四個大字大哉乾元
鳳九霄心中一懔,暗叫不好。臉上卻笑了笑,對米學友道“這四個字是小侯爺的手筆”
米學友道“那到不是,怎么了鳳少俠”
“這個牌匾掛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