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巔之上,諸葛先生和龍象法王遠遠眺望崖下眾生。
距離太遠,眾生微如芥子,小如螻蟻。
諸葛先生負手而立,手中還隨意地拎著一張弓。
青衫在風雨之中絲毫未濕半點
雨點在他身上數寸之外便被護體真氣直接蒸發掉了。
如果是形容此情此景,劉滅周或許會說這青衫客一身煙氣氤氳,頗有道骨仙風
而鳳九霄可能會說這人竟然像剛出鍋的包子,熱氣騰騰
諸葛先生看著浩浩蕩蕩向這邊殺過來的隊伍,嘴角微微一揚,“這鳳的果然了得,不怪乎魔尊如此欣賞他他那一箭我就比不了”
龍象法王一身紅色僧袍,沒有霧氣騰騰,但顏色頗深,亦看不出是否淋濕。如果有人在他身邊仔細觀察,會發現所有淋在他身上的雨水竟然被他導引到了地下。所有雨水自頭頂、肩頭向后頸椎匯集然后沿脊椎向下形成一股熱流沿兩條腿至腳后跟滲入地下
他無時無刻不在修習密宗“導引大法”
他見諸葛先生對鳳九霄亦頗為忌憚,也是感慨頗多“此子不除,終成大患”
諸葛先生瞇著眼睛說道“從這個角度看他們,他們當真是渺小如芥子”
龍象法王一張臉和大歡喜法王竟然頗有幾分相似,而且都是皮膚晶瑩剔透,看來練得密宗大法息息相關。他輕聲道“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
這句話其實出自。他此時有感而發。
諸葛先生道“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若說魔尊心胸狹窄,他居然能容下一個鳳九霄若說他心胸開闊,有時一言不合就殺人”
龍象法王道“喜怒無常,讓人永遠猜不透,這才符合曹操的性格啊。”
諸葛先生道“他故意放鳳九霄一馬,難道又是故布疑陣”
龍象法王搖頭道“不見得依我之見他是真心欣賞這姓鳳的”
諸葛先生道“不管了上官金鼎與我是肝膽相照三十年的好兄弟,歡喜法王是你的同門師兄弟,都死在了鳳九霄的手上,這個仇必須得報好在你我不是魔教中人,咱倆牽頭,魔尊不至于遷怒他們”他回頭看了看身后
身后赫然站著四個傲然而立的中年男子
先前在谷口陣亡的兩人是十八羅漢中的兩個,而這四人正是魔教的四大金剛
他們身后則是自己帶來的心腹手下,數百魔兵
天下各門各派、各幫各會都會有四大天王、八大金剛等名號的打手,但魔教居然也有八大金剛就讓人頗有些意外了因為金剛的名號現在實在是太廉價了
晉南黑虎派有四大天王和四大金剛
陜北金川門也有八大金剛
豫西天斧幫也有四大金剛
江湖中外號叫金剛的總共有三百多個小組織
多如牛毛
多如過江之鯽
但魔教教中人物實在太多,怎么安排職務,所以魔尊只好根據佛教中的眾神身份大肆“分封名號”
其實佛教中四大金剛也就是四大天王
佛教把世界分為欲界和“六欲天”。欲界人類社會,地獄,餓鬼六欲天超于人鬼以上的天界,天神所居。六欲分為六重,第一重便為“四天王天”四大天王,各護天下。四大天王分別為東方持國天王,身白色,穿甲戴胄,左手把刀,右手執鞘南方廣目天王,身青色,穿甲戴胄,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身紅色,穿甲戴胄,左手執鞘,右手把赤索北方多聞天王,身金色,金甲胄,左手執寶塔,右手執三叉乾,腳踏三夜叉鬼。
佛教的四大天王東移漢化便形成中國羅漢堂中的“四大金剛”,成為“風調雨順”的化身
持國天王魔禮壽,穿紫金龍花狐貂,職順。
增長天王魔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
廣國天王魔禮紅,掌碧玉琵琶一把,職調。
多聞天王魔禮海,掌混元米傘一面,職雨。
按照佛教的說法,四大天王就出生在天竺國著名的須彌山腰,那里聳立著一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峰,稱須彌四寶山,山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瑤。四天王各居一山。”四大天王各護一方世界守須彌山四面。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
故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輔佐四大天王守護空間十方。
十方即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以及天上和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