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重甲騎兵再次展開沖鋒!
距離越來越近,速度越來越快!
中路宋軍突然變陣,由無數個人肉絆腳石瞬間化零為整重新排列成了無數行的矮墻障礙!
每行障礙有千百人緊緊依偎排成一道長長的矮墻,每個士兵都單膝半跪,肩扛藤甲,藤甲緊密相連,邊緣交疊如魚鱗般嚴絲合縫,形成一道密不透風的壁壘。從契丹騎兵的角度看上去,前邊大地上就像冒出了一壟又一壟的高約三尺的藤蔓草堆,這對戰馬來說,只是小小的障礙,平時沒少進行類似訓練,最高七尺的障礙也輕松躍過,所以騎兵們并未放在心上。
讓他們厭惡的是,障礙密密麻麻,不知排了多少重!戰馬從上面沖過去,必須不停地跳躍,不但速度會受到影響,頻繁的顛簸也容易讓戰馬受傷,畢竟連人帶馬全身重甲,負擔很重!所有騎兵都知道,在平原開闊之地,讓戰馬保持水平線沖鋒威力最大,消耗體力最低,自身受損最小。如果在崎嶇不平之地,戰馬根本跑不起來,若是強行驅策,戰馬根本無法支撐太久!
不少聰明的契丹騎兵甚至察覺到了這突如其來的“減速帶”,將嚴重打亂了他們“頂住一波箭雨、一鼓作氣斬將奪旗”的計劃!減速帶的出現,意味著他們可能遭受兩波箭雨!
所以兩軍都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么!
耶律斜軫目光如鷹,戰袍獵獵如烈焰翻卷,手中馬槊劃遙指宋軍大輦。“契丹的英雄們,證明大家的時刻到了,沖啊!”
鐵騎洪流猶如江河決堤,千萬鐵蹄踏碎大地,震起煙塵如黃云蔽日!
士兵們的吼聲匯成雷暴,馬槊如林隨著主將的鋒芒所指傾瀉而出,大軍如怒海狂潮,勢不可擋欲吞噬一切!
期待中的箭雨如期而至!
契丹戰馬遇到障礙本能避讓,會跳躍而過,怎奈剛跨過一道矮墻緊接著又是一道,迫使戰馬們不停地跳躍,最讓契丹騎兵抓狂的是,矮墻之間的距離并不均勻,一會近一會遠,毫無規律可言,戰馬的速度在不知不覺中慢了下來!
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波箭雨的命中率自然極高!
二百支神臂弓大箭射殺了二百四十名騎兵,十支三弓床弩巨箭射殺五十七人!
但契丹騎兵這時候已經殺得性起,渾然忘卻了生死!
大軍沖鋒,一往無前!
風馳電掣,所向披靡!
就在騎兵洪流即將沖到宋軍帥輦前十丈時,第二波箭雨襲來!
同時宋軍主帥一行數人竟然騎馬逃跑了!
他們逃跑的方向竟然是東邊戰場!那里宋軍騎兵正與西夏騎兵激戰,宋軍步兵不停在外圍襲擾!
耶律斜心道:潘美竟然跑了!
此時他有兩個選擇,一是追殺宋軍主將,二是摧毀宋軍的主戰武器三弓床弩!
斬將,可直接摧毀宋軍決策中樞,使宋軍部隊陷入指揮真空與混亂狀態!宋軍主將身亡,會使宋軍士兵喪失戰斗信念,一觸即潰!
摧毀三弓床弩,直接癱瘓對方最強致命性武器,使對方沒有了最大的倚仗,只能任由自己宰割!
熊掌與魚,孰重?
在摧毀三弓床弩與消滅潘美之間,他到底選擇哪個?不但潘美關心,劉滅周也關心!
趙光義也在關心!
讓所有人意外的是,耶律斜軫竟然遙指趙光義的方向,大怒吼道:“殺宋帝!”
趙光義大驚!
李公公怒罵:“這個潘美竟敢亂出昏招,置皇帝于危險之境,當誅!”他抓住趙光義的手腕準備帶離,回頭喝道:“你們斷后!”
身后數十個大內高手同時喝道:“是!”
一個著白袍、騎白馬、持銀槍的年輕將軍這時說道:“左右聽令!”
三千禁軍齊聲道:“喏!”
年輕將軍——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林勇鵬,望著正向自己這邊沖鋒的契丹騎兵大軍,淡淡地道:“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