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重甲騎兵的機動性明顯強于宋軍重裝騎兵,而且兵力總人數上比宋軍足足多了一萬多人,所以兩軍交鋒第一回合宋軍便落了下風,被撞于馬下的騎兵竟有數百人!
騎兵甫一墜馬,立刻淹沒于鐵蹄洪流之中,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
兩軍交錯而過,雙方拉開了數十丈距離后,宋軍騎兵便準備調轉馬頭,反向再次沖鋒!他們的任務就是牽制遼軍騎兵,給步兵減輕壓力!卻見城門中又沖出一隊騎兵,氣勢如虹!
騎兵全身重甲,戰馬亦披掛甲胄,只露雙眼!人人手持粗大無比的狼牙棒,狼牙上的血痕散發著恐怖氣息,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如山洪涌來!
而宋軍騎兵此時沖勢已衰,退勢未成,彼盈我竭,敵勢浩大、大勢不妙!
大宋騎兵此時若是不動,與待宰的羔羊何異?
大宋騎兵中的統領都頭們紛紛大喝:“向后回防!”回防可以與宋軍步兵合龍,減少傷亡。
宋軍騎兵紛紛順勢向兩邊分流,加速回返!
而西夏騎兵則發出了刺耳的尖叫聲,那是獵手圍獵獵物時才有的興奮!
大遼騎兵則馬不停蹄順勢向宋軍步兵大陣沖殺過去!
他們的任務本來就是沖垮宋軍步兵大陣,削弱宋軍步兵的攻勢!
此時宋軍步兵舍命沖鋒!攻勢如潮!
城頭上射下的火箭連綿不絕傾瀉如雨,以洗地之式狂射宋軍;地面上大遼騎兵如鋼鐵洪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在宋軍大陣中肆意平推,摧枯拉朽、所向披靡!
但宋軍洛陽虎悍不畏死,舍命沖鋒,前赴后繼,砥礪前行!
無數的宋軍沖到了城門外三十丈外,恰在此時與西夏騎兵迎頭相遇!
又是一番血戰!
西夏鐵鷂子的戰力更在大遼鐵林軍之上,狼牙棒瘋狂揮舞,宋軍的盾牌根本抵擋不住,一棒就砸飛,后邊的騎兵接著當頭一棒,頭盔雖硬,但依然扛不住勢大力沉的重擊,隔著頭盔活活被震死的宋兵比比皆是!
戰況無比慘烈!
饒是如此,還是有數千步兵已沖到了城門之下!
大宋洛陽虎的字典里只有血戰到底!
劉滅周給西夏騎兵的任務是消耗宋軍的有生力量,能殺多少殺多少!但凡遭遇地形不平、兵力懸殊等不利因素一律停止追擊!
要將游擊二字的精髓發揮到淋漓盡致!
如今大遼騎兵在宋軍大陣中肆意沖殺!
他們的主要任務與西夏騎兵略有不同,一是牽制宋軍騎兵,二是追殺宋軍步兵!
但是,大家共同的任務就是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對于攻進城內的宋兵,劉滅周不需遼夏兩國騎兵參與支援!
城內,是漢軍的地盤!打巷戰,就交給漢軍!
劉滅周在臨時兵營里曾鏗鏘有力地說過:“讓合適的人,到合適的位置,做合適的事,才能取得驕人的戰果!騎兵,就應該馳騁在廣闊的平原和曠野上,至于街頭巷尾的復雜地形,那是步兵的舞臺,就讓步兵發揮自己的特長吧!”
當第一波幾十個宋軍從城門洞里沖進甕城的剎那,迎接他們的是三弓床弩的射出來的數支一槍三劍箭的無情射殺!
甕城內門前方,漢軍已經布下五架三弓床弩,三千破甲軍早已嚴陣以待、蓄勢待發!
宋軍甫一從城門洞里冒頭,漢軍的巨箭立即勁射而出!
城門門洞的寬度有限,如果是平時,可并排站立十人。但是現在是曹軍交鋒的特殊時刻,攻城士兵的精神處于高度緊張、亢奮的狀態!
他們左手持盾、右手持刀,雙臂揮舞,所占的空間便不止增加了一倍!所以原本可容十人并排走路的門洞此時便只能容下五人并排前行!
這恰好給漢軍創造了據守地利的優勢!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以,五支一槍三劍箭勢不可擋,噗呲噗呲破甲之聲連綿不絕!每支巨箭竟至少連續穿透了七八名士兵的胸膛才去勢衰竭!
沖在最前邊的宋軍洛陽虎倒下了一大片!
但死亡非但沒有嚇退他們,反而激起了他們的血性!
后續的宋軍繼續蜂擁而上!
他們面目猙獰、渾身浴血,氣勢如虎!
站在甕城城門下的楊業站在弩兵大陣中親自督戰,“弓弩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