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這一切全都是因為大家伙都看不起工匠。
認為工部即便是六部之一,但里面的成員都是地位低下的工匠,所以他們不配同高高在上的讀書人享受一樣的待遇。
霍敬之任職期間,多次尚書懇請提升,其他朝廷文官卻都一致反對。
因此工部是越來越勢弱,作為一國之主,昭武帝自然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況。
尤其是在霍君瑤出現之后,他更是深刻的見識到了工匠的能力。
就說霍君瑤溫泉山莊公司里面的那些產業,幾乎都脫離不開工匠,這些人制作出來的東西賣往各地,給予了百姓方便的同時,也讓銀錢流動起來,帶動了國家的整體經濟。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他作為大股東,這每一個季度都能分到不少紅利。
切實的見識到了工匠帶來的力量,他可不能在放任朝廷工部沒落下去。
尤其是在前段時間,他接到霍敬之上書,工部目前已經有大量工匠陸陸續續表示想要離開工部回到民間。
為何會如此那不就是因為溫泉山莊公司那些產業帶動,讓這些工匠見識到了自己真正的能力。
打算退出工部重新找地方為自己謀個錢程,沒錯就是錢程。
工部官員的俸祿都低于其他官員,這些工匠雖然掛著工部的名頭,但卻并非是官身,每個月也就領著朝廷給的微薄收入糊口。
雖然朝廷沒有限制他們接私活,但卻也不能長時間做私活,這朝廷管著天下各處,難保不會什么時候就會需要大量工匠。
這要是都去干私活,朝廷征召的時候回不來,那不麻煩大了嗎
即便朝廷這邊看在一些情況下不會處罰,但是沒能按時準點的完成私活,這也對不起那些主顧,往后誰還找你個不按時準點交貨的人干活啊
所以,倒不如直截了當退出工部,放棄那虛頭巴腦朝廷工匠的名頭,去民間找一些工坊或者自己單干謀個錢多。
這事昭武帝自然不可能準許,開玩笑朝廷要是沒了工匠,這要是出點什么事,那可咋整
這不幾天前,他又示意霍敬之上書提升工部官員以及工匠待遇,結果還是一樣,再次被人強烈反對。
好好好,你們這樣玩是吧
昭武帝當時那叫一個氣啊,這些個混賬朝臣,天天張口為朝廷,閉口為百姓,可干的事呢
簡直是扯淡,所以他當時就考慮了等驛站改動和服務站的事通過決議后,直接交給工部管理。
你們不是不讓朝廷提升工部官員和工匠的待遇嗎
行,那朕就直接給工部兩個賺錢的產業,他們自給自足的同時還拿著朝廷的俸祿。
如此一來只怕到時候,工部官員和工匠們的收入會成為六部官員之最。
到時候看看打的是誰的臉。
當真以為他這個皇帝沒有脾氣
不過他也是萬萬沒想到今個陳華的戰斗力會那么強,然后又找上門來要產業,他也實在不好意思不給。
畢竟今個這個決議能通過,也都是依靠人陳華的驚天戰斗力,否則指不定這倆個決議啥時候才能通過呢。
再來,他適才冷靜下來也想了想,如果兩個都交給工部,恐怕那些個朝臣同樣也不會愿意。
現在這工部和戶部一家一個,影響會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