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笑笑,進了校門。
不知誰傳了一句,有經紀公司來學校簽人,好多同學跑去湊熱鬧了。
這個時間段,也差不多是國內經紀公司剛起步沒多久的時候。
不論后來名聲好壞,但說起經紀公司和經紀人,真就繞不開華億兩個字,繞不開王婧花這個人。
“林子,我們也去看看吧”朱婭文顯然很想去看看。
“我們才大一,你想簽公司嗎”林楠問道,他還沒做好打算,有時候“知道”的多了,思維也容易跳脫。
但林楠又想抓住每一個有可能抓住的機會,就像他抓住李楊導演和盲井。
“那就去看看吧。”林楠猶豫了下,決定和朱婭文去湊湊熱鬧。
一般有經紀公司會直接找學校方面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綜合外在條件和成績選人,這是對新人。
一些童星就不一樣了,但別人一般都有家庭或公司,不需要找來學校。
林楠只記得朱婭文曾經簽過華億,最后是個叫一心的公司。
在學生就業這一點上,電影學院比她的鄰居開放的多,只要是對學生好的,都會去接受。
也是這一點,讓好多學生更傾向于電影學院,而不是戲劇學院。
至于兩個學校到底哪個好,誰說了都不算,得看學生自己怎么想。
兩個學校被打上不同的標簽,一個出演員一個出明星,各有特色。
但不得不說,從校名開始就已經定了兩條不同的路。
一個戲劇,一個電影。
而后者有個更加閃亮的特點,出大導演。
大教室外面有很多學生在排隊,也有些老師在維持秩序,跳起來往里看,里面好像有面試。
林楠和朱婭文擠不進去,看得出來,圍在外面的大一到大三大四都有。
如今這年月,劇組真不多,但學生真不少。
不過好消息是,今年取消了電煤指導價,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煤炭價格要抬頭了,大方的煤老板們要發家致富了,他們不久后會揮舞著大把票子進來影視行業,屆時各個劇組會如雨后春筍。
“還真是在簽人。”朱婭文踮著腳看了眼。
電影學院的學生多數傾向于劇組和公司,考取話劇院等單位的意向比不上隔壁。
“師哥,里面是哪家公司啊。”林楠問剛擠出來的一個人。
“華億啊,還能是哪個,可惜沒看上我。”說著也不氣惱,就走了。
華億的名頭這兩年挺大的,內地第一家,廣告公司起家。
手里握著馮導,沒完沒了,還有今年的大腕,一時間讓這家公司聲名赫赫。
還有那位第一經紀人。
“林楠,朱婭文,你們倆也來了。”
只見帶班周老師,從邊上過來了。
“老師,我倆來看看熱鬧。”
林楠可沒有試試簽公司的想法,還不到時候,最起碼得過了年,李楊導演那里有好消息傳來再說。
“就是,別人也不一定看得上我倆,雖然我覺得自己還可以。”朱婭文有點不要臉了,不過他的性格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