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看了他一眼,“我能怎么說,臥槽,拍得這么牛批”
以后世眼光再來看英雄,它是劃時代的巨作,開啟了國產大制作的先河,無論從哪一點看,它都是成功的。
但媒體傳來的消息不是這樣,影評人和一部分普通觀眾對它簡直是口誅筆伐。
說它太神叨,太玄幻,太矯情,煞有其事,講了三層故事,最后是給獨裁的暴君開脫。
林楠聽到朱婭文講這個事情的時候,還罵了幾句。
始皇帝怎么了,沒有始皇帝哪來的大一統。
但林楠也無奈呀。
如今這時候,始皇帝還是被唾棄的暴君,朱元璋還是鞋拔子臉,大明還是只流傳著錦衣衛和東廠的壞名聲。
反倒是雍正王朝,康熙王朝讓普通人看到了大清的故事,這么“好”呀
不知道為什么,外國人對英雄評價就很高。
時間過了一個月,國內票房來到了兩億,全球票房到了15億美元。
隨著這個數據的公開,嘲諷聲才算小一些了。
但影視圈燃了,尤其是中影集團,還有各個電影公司,以及眼熱的大導演們。
林楠放寒假回了家,前些天接到了李楊的電話,再次邀請他前往柏林。
這次林楠欣然接受,路費由老爹贊助的,并宣傳的街坊鄰居都知道了。
林楠才知道,他那手機都能往返一次柏林了。
一月底,林楠踏上了由首都到柏林的飛機。
2月1日,林楠到了柏林,李楊親自接的機。
“導演,你怎么還親自來了”
林楠很感動,誰知李楊說了句,“請人接機,還要花錢的。”
林楠瞬間無語。
“開玩笑的。走,去試試這兒的香腸,我以前就在德國工作,對這里熟的很。”說著帶著林楠上了一輛奔馳。
開車是個華人面孔,李楊和林楠坐在后面。
“我在這邊有一些比較熟悉的圈里人,告訴我拿獎的概率不小,但咱們還是平常心,主要是賣出去,能拿獎最好。”李楊說的滿不在乎。
但林楠看得出來,他還是挺關心的。
“你也是投資人,還是電影學院的學生,來這里見見世面絕對不虧,英雄劇組也到了,比咱們這草臺班子可氣派多了,包機來的。”說到這里,李楊有點酸了。
“但從柏林電影節歷來的喜好看,張導的英雄不一定就比您的盲井更被看好,您說呢。”林楠笑了笑。
李楊這才審視了以下林楠,“沒想到你看得這么遠,那些學校里的學生,可不一定有你見識這么廣。”
曾經國內電影出現過一次選擇,像好萊塢學習,又或者像歐洲靠近。
最后選擇了后者。而作為歐洲三大電影節,它們各有各的喜好文藝,商業,以及復雜的現實題材。
回到了酒店,林楠和李楊還有幾個人吃了頓飯。
德國的香腸種類有一千五百多種,一天三樣能吃近兩年不重復,林楠就享受了一把香腸宴。
2月6日,電影節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