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評論一邊倒的好,但此時已經接近除夕了,票房肯定會有一個大幅度減少的階段。
劉藝菲拿著一本菜譜看了一上午。
林楠黑著臉坐在她對面,每當女孩兒看他的時候,林楠就搖搖頭,很堅定。
正當兩人眼神“交流”的時候,林楠的電話震動了。
“誰啊”劉藝菲問了句。
“陌生號。喂,哪位”
“林導,是我”
半個多小時后,林楠開著車準備出門。
“你晚飯回來嗎”
劉藝菲站在車窗外問道,像個小媳婦。
“回來。”
一路開車到了目的地,一座高檔茶樓。
林楠不知道李鞍是專程來找自己的,還是順道。
但既然別人盛情邀請,他也就來一趟。
“林楠導演,坐。”
包廂里除了李鞍,還有一個煮茶的女服務生。
林楠坐下后,服務生就退了出去。
“林導的狩獵已經完成了”
聽到這句話,林楠仿佛明白了什么。
“是做完了,李導找我是說這件事”
“對,我這幾天和國內好多導演碰過面,他們要么沒有合適的電影,要么已經定了去戛納。
林導的畢業作品,是我最后的念想了,哈哈。”
“威尼斯啊”林楠念叨了句。
之前他想過戛納,幾年前戛納給他的邀請函都寄到過學校。
可這會兒李鞍親自來請,讓林楠有種盛情難卻的感覺。
畢竟論及年齡、資歷、成績、聲望,無論哪一方面,對方都是前輩。
“好吧,那今年我就去一趟威尼斯,希望有個好結果。”
思量再三,林楠給出了承諾。
“哈哈,好,那就多謝林導了。”
李鞍舉著茶杯,兩人互敬了一下。
一個多小時后,兩人并肩出了茶樓,各自離去。
兩個導演見面的事兒,瞞不過媒體的。
等林楠回到家的時候,網上消息已經傳開了。
“李鞍導演約見林楠導演,會是合作么”
“兩大導演茶樓碰面,具體緣由不得而知”
網友有時候比媒體反應快。
“一個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主席,一個又有新電影,還能是什么事”
很多熟人來問林楠,他也如實回答了。
不到半天,這事兒就傳遍了圈內。
在很多老一輩電影人眼中,去電影節才是正統,尤其是林楠這種根正苗紅的北電學生。
但有意見的更多,因為自從那年金雞獎后,林楠就再也沒有帶著作品,參加過國內任何電影節了。
好多人想起了林楠和寧皓,在前年金雞紅毯上說的話。
“金獅、金熊可能更簡單、更容易點”這就諷刺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