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i粉絲電影名人導演,就是未來影視行業的制片公式,是大勢所趨”
張強志得意滿地說道。在座的互聯網企業,紛紛響應,掌聲不斷。
“我承認這思維不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張董從頭到尾說得都只是個殼子。我有不同的意見想問問。”
會場上,林楠站了起來,大量影視圈的人紛紛看向他。
“林導,請說。”
“影視作品最重要的是內在,是要靠人去把控的,專業的人才往往需要積年累月才能培養出來。
但我看阿里這意思,是不準備用專業人才了,也沒想著培養專業的團隊,你們怎么把控質量”
周圍不少人的眼睛都亮了,滿心期待地看向林楠。
“質量對傳統影視行業來說,是叫把控質量。但對我們來說,可以換成良品率,或者合格率。
一部i改編的粉絲作品,只要滿足粉絲的喜好,就是合格的、成功的,不需要專業團隊。高質量不好定義,但合格率就是這么簡單”
這個回答,讓很多電影人無法接受,但事實又告訴大家,此類電影的票房確實都不低就像小時代。
不待林楠繼續發問,張強自己補充了起來
“既然林導問到這里了,那我就說說今天第二個重點。”
只見大銀幕上翻了一頁,赫然出現三個字“大數據”
“大數據是互聯網行業的核心法寶,它同樣可以用到影視行業來。
通過大數據搜集所有人在網上的痕跡,提取用戶的喜好,比如影視作品的喜好、關鍵詞頻率、喜歡哪些明星、有什么興趣愛好最后通過篩選總結,做到粉絲電影和電視劇的定制與精準投喂。”
張強又拿出了一個殺手锏,聽得影視行業膽戰心驚之余也起了些心思,這是把所有觀眾進行圈養呢
“觀眾是人,有感情有思想的人,每時每刻情緒和心態都在變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機器。”林楠厲聲說道。
“觀眾是在變,但大數據也在不斷收集和總結。他們喜歡什么,大數據都知道,定制給他們就行了。
當大數據應用趨于成熟時,就徹底不需要專業的導演、制片,甚至是專業編劇、演員”
張強的話,聽得不少影視公司毛骨悚然,但又充滿了魔性,讓人欲罷不能。
“你說精準投喂,但伱們知道自己投喂的東西對于觀眾來說,到底是食物還是其他什么東西呢大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觀眾有審美疲勞和厭倦心理。
在我看來,用大數據界定觀眾的喜好,甚至是強行定義觀眾,這是蠻橫愚蠢的行為。
阿里的方法短時間內可能會有不錯的收獲,但長此以往絕對會給影視行業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最后整個行業都會被反噬”
林楠說了重話,他覺得自己該說這番話。
所有影視圈的人,都瞪大了眼睛看著林楠,他今天可是真敢得罪阿里呀
不過臺上的張強可沒把林楠的話放在眼里,他臉上帶著一絲哂笑,說道
“不可否認,林導是比我們懂電影、懂劇本。但我們比你更懂市場,電影市場也是市場”
轟的一下,會場上徹底亂了。林楠和阿里影業的張強,兩個人還真是互不相讓,干起來了。
“呵呵,那我拭目以待,等著看阿里影業的成績和口碑。”
林楠坐下了。沒辦法,說不贏的,他盡力了。
“你今天厲害了,后面的媒體怕是能激動死不過,他說的這個我怎么感覺很有搞頭呢”
王常田湊了過來,小聲說道。
“他們這是竭澤而漁,我們可以學習i這一點,但后面兩點就別碰了。
他們即便是搞砸了,拍拍屁股走人照樣玩互聯網,我們本行業的人,可就得遭殃。”林楠認真地說道。
阿里一個張強就將影視圈這么多人給說的啞口無言,互聯網行業那邊更加亢奮了。
會場后面的媒體記者,一個比一個激動,今天的素材實在是太多了。
百度、企鵝、游族一個個上臺,輪番轟炸。
影視行業完全招架不住,很多影視公司甚至已經被阿里那一套給征服了。
說到底都是賺錢,既然互聯網公司有辦法賺得更多更快,為什么不跟上呢即使是做小弟
論壇還沒結束,網上的新聞就已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