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人民群眾之間,有一種樸素的感情。她在城里長大的女孩子,也是駐村的女青年,要為這個縣城、這片大山,這片大山里的失學孩子,編織一個夢。”
“她當時到鎮上的中學走訪的時候,發現班上的女生總是很少,而且有的女孩子讀著讀著,就消失了。她走到大山里,發現了這一切的根源。”
臺下一片安靜。
“當初只是一個念頭,她想建一所學校,而且是面向全部學生免費的學校,這在貧困的英山縣財政來說,無疑是天方夜譚。”
“她四處奔走,組織自己的母校來縣上支教,教學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當初主動前來幫助她的,只有母校的大學生老師,而這些入學的孩子,基礎都是比較差的,跟不上高中學習的進度,在第一個學期,就有幾位老師心灰意冷,選擇離去,有幾個孩子也不愿意繼續讀下去,鎮里也建議她停止辦學,把學生分流。”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在縣政府的支持下,和樂園科技達成了合作共識,建學校的規劃迎來了轉機。她的夢想實現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和社會各界捐助下,樂園中學終于建起來了。”
“樂園中學是全國第一家全免費的高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免除一切費用。我還記得得到消息那天,有些家長放聲哭起來,對一個家庭來說,孩子能夠上學,是一家人拼命努力的希望。”
“這個故事,聽起來像一個理想主義的神話,看起來像早期的員,在礦山、工廠、農村里辦夜校、辦農民講習所、啟蒙大眾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是真的。”
華詩圓咬緊嘴唇,雙手交叉,眼睛死死盯住顧允的背影。
顧允停頓了一下,繼續開口。
“我的這個朋友曾經對我描述過一個場景。”
“一座高高的山上坐著一個小女孩,身旁放著一把鐮刀和籮筐,本該是坐在教室里的年紀,她卻望著遠方發呆,這畫面到現在我都無法忘記。”
“我問她,為什么孩子們年紀輕輕,卻都不上學,她回答我。”
“有的是因為家里農忙需要人手,就再也沒有回到學校。有的是因為沒有錢買衛生巾,就再也不去學校了。有的早早地被父母安排嫁人,換彩禮。有的懵懵懂懂地外出打工,賺錢給家里。”
“孩子們沒有選擇,只能接受命運的擺布。但其實這些孩子99是有夢想的,是喜歡讀書的。”
“還有一次親身經歷,讓她至今難忘。就在她曾經租住過的家庭,一個15歲女孩,家人為了3萬塊錢的彩禮,硬要把她嫁出去。她找到女孩的媽媽,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媽媽才勉強松口,如果有免費的學校,才可以回去上學。”
“從那時候起,我的這個朋友就下定決心,能救一個是一個,她要讓山里的孩子,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
臺下,站在角落里的石孝蘭抬起袖子,擦了擦眼睛。
嘉賓的講話還在繼續。
“我很欣賞和敬佩她這樣的人,向她這樣高尚的人靠近,也是我一生努力追求和向往的目標。”
“所以,我在這個暑假作為一名老師參加了支教,也來到鎮上參與了一部分教學工作。”
“有時候,我看著孩子們的眼睛,他們那么崇拜我們,也許我與他們相處的點滴,推開了他們對外面世界的向往這也許會對他們一生產生影響。”
“那一刻我想,我們的言行,會在孩子們心里播下一粒種子。這個種子可能一直沉寂著,但再人生中的許多岔路口,那一點點微光,一點點信念,一點點向往,一點點堅持,都能讓跋涉繼續。”
“所以,我想對孩子們說。”
臺下三千名學生,大多穿著自己的普通衣物,上面些許打著補丁,他們是第一次來到這樣的環境下聽講,神情無比認真。
“你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
“你生來就是人杰而非草芥,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
“祝你們的腳步走出大山,踏遍人類智識的所有角落,在出身的限制與壓迫徹底消除之前,不要輕易相信天賦的倒果為因,祝你們在資本霸占的領域奪回自己應有的成就。”
“祝你們無論在大眾文化中,還是親密關系里,不被物化、矮化、附庸化、寵物化,能夠得到真正平等的愛與尊重。”
“愿樂園中學的孩子們,能夠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獨立平等,驕傲自由。”
顧允站起身來,微微鞠躬,向著臺下的師生致意。
落針可聞般安靜的大禮堂內,一瞬間,掌聲雷動。
沒有人不會被如此真情實感的發言打動,衣衫襤褸的孩子雖然大多尚未成年,但早就知道求學之路殊為不易,不少孩子握緊雙拳,悄悄紅了眼眶。
掌聲是那樣熱烈,經久不息。
臺下的媒體閃光燈響個不停,見多識廣的記者很少被新聞素材所感染到,但是這次,就連他們心頭都有著一些情緒莫名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