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卻天生靈智”
“天生靈智的人族,于幼年時期便能學習說話走路,能開智明理,能懂得穿衣以遮羞,建房以御寒。能點火燒制熟食,能以飛禽走獸,萬物為食譜”
說到最后一句“萬物為食譜”時,狐妖一直以來平靜溫文的語調終于略微有了些高揚。
他的情緒似乎開始激蕩起來,官道兩邊,草石震動,西風漸烈。
“人之一生,便是隨意提腳一踩,要踩死多少蟲豸生靈人食草木,食飛禽走獸,那是天地自然,是生命之道。”
“可為何,妖食人肉,卻是天理不容,是邪魔外道”
“為何為何”
他的聲調越發提高,“為何”二字飄揚在鏢隊眾人所在的這一片小小天地間,帶起狂風獵獵,吹得人神迷眼花。
鏢隊后方,有人忍不住再次驚慌叫喊起來。
人群中,發出了陣陣喧囂的混亂。
狐妖未曾回首,只說“趕車人,你既踩斷一只蟲足,便以你手臂與此蟲足交換罷。”
這一句話尚未說完,被藍秋燕扶住的馮師兄那一條右手就消失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竟是一條綠油油的放大版蟲腿。
藍秋燕驚得“啊”一聲大叫起來,狐妖說“那女子,你叫得如此大聲,你是憐憫他么”
藍秋燕一張口,就要如同馮師兄般作答,斜刺里,宋辭晚伸出一只手,輕輕拍在了藍秋燕的肩上。
這一拍,著實是有些驚心動魄的。
也不知怎么,藍秋燕滿腔想要作答的沖動頓時便被拍回了腹中。
宋辭晚的手撐在藍秋燕肩上,人則從車上走下。
她站在車前,傳法之術在無形間展開。
“道友。”宋辭晚說,“你既問,天生萬物,為何偏要以人為靈長,便當知,憐憫之心亦為人性。請問草木蟲豸,飛禽走獸,可有憐憫之心”
這一問,可將狐妖給問住了。
狐妖一滯,說“羊知跪乳,鴉知反哺,飛禽走獸何嘗未有憐憫之心”
宋辭晚說“尋常飛禽走獸尚且知曉憐憫,道友以狐軀而修人身,如今口吐人言,尋道尋真,想來自然便更有憐憫之心。既是如此,你可知,你將人臂換為蟲足,對此人傷害之大,將會造成何種后果”
狐妖道“不過是他罪有應得,不論有何后果,難道不都是他原本便應當承受的嗎”
宋辭晚于是一嘆“道友,請問羊、兔、牛之類,為何要食草請問虎豹等猛禽,是否要捕獵請問道友你,難道食素不吃葷”
她問完一段話,后又加一句“道友,你不愛吃雞么”
狐貍就沒有不愛吃雞的,狐妖頓時便又被問住了。
他竟反駁不了宋辭晚的話。
宋辭晚便又說“陽光雨露以滋養草木,牛羊兔類食用草木,虎豹猛禽又食牛羊,萬物腐敗,亦成春泥,來年春風一吹,草木便又勃勃生長。如此,便是天道循環,道友以為如何”
狐妖“啊”一聲,說“竟是如此。”
宋辭晚道“人,亦是萬物生靈中的一環,因此人食草木,食飛禽走獸,亦為生命之道。地上蟲豸,生來亦在此道之中,道友以為如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