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辭晚站在明亮的天光下,面對著前方的田園阡陌,屋舍炊煙,腦海中不自覺竟冒出了一段話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這是哪里這里的一切為何竟仿佛都如桃花源記所描述的那般
那般祥和,愉悅,生機盎然,儼然便是世外桃源
宋辭晚踏進了這個世界,聽著那前方傳出了一陣陣青年的笑鬧聲,又聽見那遠山腳下,湖泊之上,有漁夫搖櫓行船,放聲高歌“陽春三月嘞,農桑事事忙,打得魚兒賽金鱗,風調雨順倉倉滿”
歌聲飄揚在明媚的晴空之下,春風徐徐吹拂,吹盡了人間浮躁,吹出了無限祥和。
宋辭晚站在當下,目睹此景,臉上亦不由得露出了些許微笑。
便在此時,忽見那左邊阡陌之上遙遙走來一群人。
為首的是一個七八歲的孩童,他背著手大搖大擺地走在小路上,后方蔫頭耷腦地跟著一群白發蒼蒼的老者。
孩童一邊走一邊教訓身后的老者們,話語老氣橫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這一日日地苦心教導你們讀書,是為了害你們嗎若非是為著你們好,想要你們往后能有大出息,夫子我勞心費力,圖什么”
后方的老者們有的垂著腦袋,認真聽訓,有的將袖捂臉,羞愧難當,還有極個別,卻是眼珠子轉動,悄悄沖前方的孩童做鬼臉,顯然并不服氣。
孩童背著手走在前方,后腦勺上卻仿佛生出一雙眼睛,一瞬間,他回首沖著身后做鬼臉之人瞪了一眼,口中則呼喝“怎么你不服狗子,咬他”
“喵汪”
孩童身后忽地躍出一道矯健的身影,那是一只足有兩尺高的巨大貍花貓。
貍花貓一個縱躍,便如離弦之箭般,猛地撲中了做鬼臉的老者。
老者一聲慘叫“啊夫子,夫子饒命,學生知錯了”
可是已經晚了,喊叫間,貍花貓已是嚴嚴實實將他撲倒在地,并在瞬間張口,咬下了他一只耳朵
“啊好痛,我的耳朵”老者縮在地上慘呼,貍花貓卻叼著那只耳朵,又在瞬息間返回了孩童身邊。
孩童威嚴的神色稍稍緩和,他伸手輕撫貓兒毛絨絨的頭顱,夸獎道“好狗子,這眼睛便賞你了”
“喵汪”貍花貓含糊地叫出了聲,歡歡喜喜蹲到一邊,形態動作就仿佛是一只狗一般,將口中鮮血淋漓的耳朵一咬一咬,嘎吱嘎吱吃進了腹中。
不遠處的宋辭晚目睹了這一切,一時間只覺得大腦中似乎生出了一片迷霧般的混沌。
田間微風依舊和煦,天上陽光亦是明媚和暖,可這眼前情景卻又是如此荒謬扭曲,扭曲到微風徐來時,宋辭晚忽覺一陣寒顫。
她居然覺得好冷
以她如今修為,要達到寒暑不侵的一般境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可是此刻,在這和暖的陽光下,她卻感覺到了冷這自然不是正常現象。